健康養身★網傳喝柳橙汁、檸檬汁能改善腎結石?營養師說…

近來,通訊軟體瘋傳,「喝柳橙汁、檸檬汁能改善腎結石」的說法,引起不少網友熱議。但柑橘類果汁,真有這麼神奇的效果,能將難纏的體內結石,一掃而空嗎?且聽專業營養師怎麼說!

網傳喝柳橙汁 檸檬汁能改善腎結石?營養師說…

結石纏身一定是飲食出問題?營養師:體質因素佔主因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洪若樸營養師表示,結石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其成因主要與患者腸胃吸收,或腎臟代謝功能異常有關。臨床分析也發現,多數患者的結石,主要成分是草酸鈣與磷酸鈣(組成比例因人而異),且多好發於男性。

年齡層分布上,從20歲到70歲都有,尤其只要曾有結石經驗者,大多會反覆發生。因此,綜合上述原因,從營養學角度觀點來看,結石和民眾的飲食習慣關聯性並不強,仍和體質比較有關係,會長結石的人,不論忌口與否,還是會長。

柑橘類檸檬酸成分,能抑制結石形成 防2大營養素流失建議直接吃

至於網路盛傳的「喝柳橙汁、檸檬汁等柑橘類果汁,有助改善腎結石」的傳言,是否真有其事?洪若樸營養師指出,適度食用柑橘類水果,攝取當中富含的檸檬酸成分,確實有利於抑制結石形成。

網傳喝柳橙汁 檸檬汁能改善腎結石?營養師說…

網路盛傳「喝柳橙汁、檸檬汁等柑橘類果汁,有助改善腎結石」的傳言,是否真有其事?

雖然柳橙汁、檸檬汁,對於國人來說,確實是相當容易取得的柑橘類飲品,不過,洪若樸營養師也提到,一般情況下,相較於將果肉榨成汁,水果直接吃,在營養價值會比較高。事實上,在壓榨過程中,將果汁中的果肉、果膜殘渣過濾、去除的過程,會讓水果富含的下列多種營養素含量,大幅削弱、降低:

維生素C流失:去除果汁中的果肉、果膜殘渣,會造成維生素C的流失。且由於維生素C有極易氧化的特性,因此果汁在儲藏過程中,損失最快的營養成分就是維生素。

膳食纖維下降:

●纖維素是人體不可少的營養素,對改善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疾病,和降低高膽固醇的發病率有很大的作用。

●膳食纖維還有吸水膨脹的作用,能幫助增強飽腹感。而且水果在固體狀況下,果肉體積大,在胃內能停留較長時間,比流質更能產生飽腹感。適量食用,自然能有效降低其他食物的攝取,避免因熱量超標而引起超重和肥胖。

●直接吃水果還可以幫助清掃牙齒上的食物殘渣,對牙齒達到機械洗刷的作用,從而清潔口腔和牙齒。牙齒咀嚼、磨碎水果果肉時,還能幫助按摩牙齦、刺激分泌唾液,平衡口腔內的酸鹼值,達到自然的殺菌效果。

網傳喝柳橙汁 檸檬汁能改善腎結石?營養師說…

新鮮剛榨好的蔬果汁上,常會有一層厚厚的泡沫,為了不影響口感,許多人常會把它當成雜質過濾、撈除掉。但事實上,現榨果汁上的泡沫中含有豐富的蔬果酵素,因此建議民眾飲用時一起喝下肚,不要浪費。

喝出柳丁、檸檬汁營養有學問 6大飲食事項非知不可

因此,洪若樸營養師建議,相對於榨汁,想要充分得到柑橘類水果中的營養成分,達到抑制結石形成的效果,直接吃原態的橘子、柳丁等水果最好,若真要榨汁不可,則最好連汁帶渣一起吃掉!除此之外,洪若樸營養師另外分享民眾飲用柑橘類果汁時,6大多加注意的飲食事項:

1.新鮮剛榨好的蔬果汁上,常會有一層厚厚的泡沫,為了不影響口感,許多人常會把它當成雜質過濾、撈除掉。但事實上,現榨果汁上的泡沫中含有豐富的蔬果酵素,因此建議民眾飲用時,千萬不要浪費,最好把泡泡一起喝下肚。

2.水果之所以容易氧化,主要與水果果肉上的氧化酶和氧氣接觸,造成氧化有關。因此,如果民眾在榨果汁之前,能將水果立即切小塊後,就放入滾水中略微汆燙5~10秒,即可大幅減少氧化酶與空氣反應。馬上將其榨汁能減少營養成分的流失,並使果肉組織變軟、增加出汁率,保留果汁的鮮豔色澤,並延長保存時間。

3.由於柑橘類果汁中富含的檸檬酸、果酸,會使人體對鋁的吸收力增加。且鋁一旦攝入後不易排出,會蓄積在人體內,讓腦神經細胞受損,使人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因此不建議民眾使用鋁製容器盛裝酸性果汁。

網傳喝柳橙汁 檸檬汁能改善腎結石?營養師說…

橘子、柳丁、柚子、檸檬等柑橘水果,外皮下多會有一白白的海綿層,這層物質中是水果維生素C和生物黃酮素含量最多的地方之一。故建議食用、打汁時,最好一起攝取。

4.橘子、柳丁、柚子、檸檬等柑橘水果,外皮下多會有一白白的海綿層,這層物質中是水果維生素C和生物黃酮素含量最多的地方之一。故建議食用、打汁時,最好一起攝取。

5.光、熱和空氣會破壞果汁,切開蔬果中所含的抗氧化營養素成分,放置的時間越長,流失的營養素越多。因此,蔬果切開、榨汁後,一定要儘速食用完畢。

6.鮮榨蔬果汁可作為健康的飲料選擇之一,但仍舊不能代替完整的水果蔬菜,且為避免糖分攝取過量,每日飲用量建議控制在1~2杯(250c.c.)為限。若同時有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史者,則應先諮詢專業營養師意見後再食用為佳。

【營養師小叮嚀】:

除了適度食用柑橘類水果外,洪若樸營養師建議,民眾想要預防結石增生、變大,日常飲食更應養成減少食物中鈉離子、高草酸食物的攝取量,且每天至少飲用喝2000~2500c.c.水量的習慣。

一般建議,水分補充可安排在每次用餐後、兩餐之間,以及睡前攝取,尤其是在睡前要喝足夠水分,以避免晨間尿液因無水分稀釋而過度濃縮。唯要注意的是,若是年紀較大的朋友,則建議睡前水分攝取的時間再往前移2-3小時,以免造成半夜多次起床解尿(頻尿),影響安全(跌倒)與睡眠品質。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737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面對剛出生的小嬰兒,新手父母不免會感到緊張,尤其第1次替寶寶換尿布、餵奶、洗澡及穿衣等,往往會出現很多疑問。針對新生兒照護的6個常見問題,我們邀請專家一一解答,相信父母熟能生巧,更能從容地面對育兒大小事。   Q1:抱新生兒的正確方式?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英國知名製藥巨擘的免疫治療新藥本月在西班牙巴塞隆那的2019世界肺癌大會發表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高惡性度的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療藥物治療可延長存活期達三個月。這個結果為該藥廠在競爭激烈的癌症免疫治療領域確立一席之地。免疫新藥結合化療 肺癌患者多活三個月該試驗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肢端肥大症是1種生長激素分泌過量的罕見疾病,起因於患者腦下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的細胞出現增生或腫瘤所致,據流行病學統計,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中每年新增3至4個新病例,台灣每年平均新增約60個新病例,平均發病年齡為40歲上下。   肢端肥大症會造成患者外貌逐漸改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吃降膽固醇藥傷身,我可以靠飲食、運動就好嗎?」這是許多高血脂患者的疑問。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祕書長黃柏勳指出,高血脂症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而極高風險族群,根據2019歐洲心臟學會最新治療指引,壞膽固醇數值越低越好。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莊文博指出,民眾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