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頻脹氣、放屁?4種人容易一肚子氣,自製加味薄荷茶、薑茶改善

明明沒吃很多東西,肚子卻老覺得脹氣、「胃嘟嘟」好難受?讓人難以克制在辦公室、公共場合裡,打嗝、放屁的慾望;平時輕拍肚皮,甚至還會出現彷彿打鼓般的聲響?小心可能是胃腸脹氣惹禍!中醫師表示,想要改善「一肚子氣」的困擾,除了飲食少吃容易產氣的食物外,依照體質自製加味薄荷茶、薑茶飲用,也是不錯的保養選擇。

頻脹氣 放屁?4種人容易一肚子氣,自製加味薄荷茶 薑茶改善

容易脹氣是日常飲食、生活習慣差 這4大類型民眾要注意

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容易有脹氣問題呢?康涵菁中醫師表示,中醫臨床認為,主要與現代人不當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有慣。若常大魚大肉、用餐時間很晚,或在正餐以外的時間吃過多零食,都可能影響到胃腸的蠕動。尤其是,下列4大類型的朋友,更是容易出現脹氣症狀:

①應酬型:日常生活經常需要應酬的朋友,常會邊吃飯邊聊天、大笑;甚至一口食物配著一口啤酒或碳酸飲料,而這樣的行為則容易把大量的空氣一起吞下肚,增加腸道內的氣體量。

②壓力型:常在緊張或生氣的情緒下用餐,身體在感受到壓力的情況下,流入胃腸的血液也會跟著減少,使消化速度因此減緩,在消化不良下,也就容易導致胃脹氣的發生。

頻脹氣 放屁?4種人容易一肚子氣,自製加味薄荷茶 薑茶改善

明明沒吃很多東西,肚子卻老覺得脹氣、「胃嘟嘟」好難受?

③急性子型:急性子的朋友往往用餐速度也會較一般人快。但如果民眾進食時,經常咀嚼沒幾口就迅速吞下,沒有確實做到細嚼慢嚥的動作,吃下肚的食物自然也就較難被消化,增加其停留在腸胃的時間,而導致胃腸內出現大量氣體。

④久坐型:久坐、缺乏活動,會讓人體胃腸蠕動的速度變慢,腸道氣體難以順利排出,也可能進一步影響到食慾。此類型的人往往也較常便祕,腸道內容易孳生易產氣的壞菌。

頻脹氣 放屁?4種人容易一肚子氣,自製加味薄荷茶 薑茶改善

經常動不動就「滿肚子氣」、有容易脹氣體質的朋友,在每日飲食上,應減少下列食物攝取量,並避免同時攝取多種易產氣食物,有助減輕脹氣發作頻率。

想改善脹氣不適吃對了嗎?少碰這些食物就對了

康涵菁中醫師另外也分享,建議經常動不動就「滿肚子氣」、有容易脹氣體質的朋友,在每日飲食上,應減少下列食物攝取量,並避免同時攝取多種易產氣食物,有助減輕脹氣發作頻率:

◎澱粉類:地瓜、馬鈴薯、豆類、糯米製品(油飯、麻糬、粿類等)。

◎奶類:牛奶、含大量乳糖的乳製品。

◎蔬菜類:洋蔥、韭菜、包心菜、綠花椰菜、青椒、茄子。

◎飲料:珍珠奶茶、豆漿、碳酸飲料、啤酒、咖啡。

◎其他難消化食物:油炸類、高脂類食物。

喝對甩「滿肚子氣」 中醫教你DIY加味薄荷茶、薑茶

另外,康涵菁中醫師也提到,至於日常保養上,民眾不妨可依照自身體質,試著在家自己動手做以下2款漢方茶飲,脹氣嚴重時適度飲用能幫助緩解。同時,也可做為平時餐後飲用的茶飲,發揮保健腸胃的好處。

★山楂薄荷茶

適合族群:應酬型、壓力型、急性子型的人,體質偏熱亦可服用。

作法:取3~4枚山楂與適量薄荷葉放入壺裡,用500c.c.沸水沖泡,浸泡5~10分鐘後飲用。

作用:山楂有健脾開胃、消食化滯的作用;而薄荷不僅能夠舒緩脹痛,還有疏肝解鬱的效果,兩者相互搭配可幫助解除脹氣的不適。

頻脹氣 放屁?4種人容易一肚子氣,自製加味薄荷茶 薑茶改善

「陳皮薑茶」中的陳皮能夠理氣調中、消除胸腹脹滿;而生薑性溫熱,可助消化、促進腸胃分泌消化液,兩者搭配有利調理腸胃機能。

★陳皮薑茶

適合族群:適合久坐型的人,體質偏寒者亦可服用。

作法:陳皮5公克,用溫水洗凈後切絲,與2~3片薑放進壺裡,用500c.c.沸水沖泡,浸泡5~10分鐘後即可飲用。

作用:陳皮能夠理氣調中、消除胸腹脹滿;而生薑性溫熱,可助消化、促進腸胃分泌消化液,兩者搭配有利調理腸胃機能。

突然胃脹氣、打嗝不止?巧按2穴位輔助緩解

倘若,真的突然胃脹氣、打嗝不止,康涵菁中醫師也建議,民眾不妨可以試試中醫穴位按摩,揉按足三里、上巨虛2穴位,也是輔助緩解脹氣不適的應急選擇。

★足三里

取穴方式:穴道位於膝蓋外側凹陷下四橫指、脛骨邊緣處,左右兩側輪流用拇指指腹按揉,按揉會有明顯的痠脹感。

作用:足三里穴是胃經合穴,善治脾胃問題。《十總穴歌》中提及:「肚腹三里留」,腸胃方面的疾病按壓此穴,都可以迅速緩解。

★上巨虛

取穴方式:穴道位於足三里穴下四橫指,搭配上述足三里一同按壓能有加乘的效果。

作用:上巨虛與足三里同是胃經穴位,同時也是大腸經的下合穴,能夠理脾和胃、通腸化。

除了穴道按壓以外,也可直接塗抹適量薄荷精油在肚臍與心窩的中間,並以連線中點為中心做一個十字按壓。或著針對肚臍周圍,由右下腹至左下腹順時針的輕揉按摩,都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加速氣體的代謝排空。

【中醫師小叮嚀】:

最後,康涵菁中醫師也提醒大家,脹氣和許多生活型態有關。除了搭配上述的穴道和茶飲以外,避開產氣食物,細嚼慢嚥且不要邊用餐、邊喝飲料,用餐時保持自在輕鬆的心情,並於吃飽後30分鐘,適時的走動、活動,就是幫助帶動消化道肌肉群,終結惱人的脹氣的關鍵。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677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耳鳴沒藥醫」、「耳鳴是腎虧的表現」是許多民眾對耳鳴的迷思。2019年第12屆國際耳鳴學術研討會熱烈展開,台灣成第一個舉辦國際耳鳴學術研討會的亞洲國家。幕後主要推手,台灣耳鳴學會學理事長劉殿禎表示,坊間常誤傳耳鳴是腎虧的表現,耳鳴久了會聽損,或耳鳴醫不好等,導致患者誤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63歲黃先生罹患高血壓十餘年,雖然持續用藥控制,但血壓始終起伏不定,有時收縮壓甚至飆破180毫米汞柱。由於害怕步上父親心肌梗塞的後塵,因而決定接受高血壓導管治療,終於讓血壓達標。台灣高血壓醫學會理事長王宗道呼籲,民眾不僅要「知道自己的血壓(Know your numbe...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衛福部彰化醫院為了方便洗腎患者治療C肝,特別開辦「外展門診」,首創醫師及個案管理師下鄉到各地診所洗腎室,讓患者洗腎時同時看診。日前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楊智超與個管師洪雅琳至地區診所,協助一名71歲的洪阿公看診,並給予C肝口服藥,讓這名患者感到相當開心。C肝口服藥價高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是否常常在關心父母健康時,長輩卻往往說不清楚,或有時候還會忘記孩子預防注射的時間呢?為了幫助民眾即時掌握家人健康,健保署推出的「健康存摺」將新增眷屬健康管理的功能,透過單一帳號,就能隨時掌握較少使用3C電子產品的長輩,或沒有手機的子女的健康情況。設定同意子女代管 為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