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顏面神經麻痺右眼睜不開 針灸助婦人開眼

顏面神經麻痺右眼睜不開 針灸助婦人開眼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年約60歲的婦人,某日起床後突然右眼皮無力張開,造成視野模糊,去醫院掛急診並住院治療,並無任何改善。於病發一個月後至楊龍駿醫師針灸特別門診診療,以頭皮針搭配耳針,同時兼用腹針及穴位注射治療12次後,右眼幾乎完全恢復,視野也變正常。楊龍駿醫師提醒,顏面神經麻痺病因多不明,應把握病發3個月的治療黃金期,否則完全復原的機率較低。

顏面麻痺分兩型 常見嘴眼歪斜

楊龍駿醫師解釋,顏面麻痺是第七對腦神經和周邊神經分支受損或受干擾造成,又分中樞型和周邊型,中樞型常見腦中風、腦腫瘤壓迫神經;周邊型則是腦神經末端分支被病毒感染、自體免疫系統失調或靜脈栓塞。

顏面麻痺典型症狀是嘴眼歪斜,眼皮無法緊閉、味覺障礙、臉部有麻痺感,尤其說話、吃飯時的神情、外觀非常明顯;而非典型症狀,多特別表現在眼睛或嘴巴等局部。此病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但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長期熬夜或過度疲勞是好發族群。

顏面神經麻痺病因不明 療效差異頗大   顏面神經麻痺右眼睜不開 針灸助婦人開眼

上述這名60歲患者尋求西醫治療竟未果,楊龍駿醫師指出,傳統西醫通常先開立類固醇治療,改善免疫系統異常,同時給予維他命B群穩定神經表現,也會給予促血液循環的製劑,配合臉部的物理按摩治療。主要是顏面神經麻痺病因通常不明,必須針對所有可能原因治療,不過西醫比較久才會出現療效,。

頭皮針搭配耳針 中醫療法助開眼

中醫如何治療顏面麻痺?楊龍駿醫師提到,他主要以頭皮針搭配耳針,同時也使用腹針及穴位注射,直接和間接刺激顏面神經、周邊血管和肌肉組織,促進氣血循環,神經恢復會更快、更直接。

例如上述患者在第6次治療之後,於第7次回診時,若全力張眼,右眼皮已經能夠開啟一半視野;第11次回診時,雙眼不用費力,右眼即可張開約三分之二;最後第12次回診時,臉部完全沒有異狀,右眼幾乎完全恢復,視野也正常了。

黃金治療3個月 回家按摩臉部也重要

楊龍駿醫師強調,重點是把握病發3個月的治療黃金期,最好不要超過1個月,越早治療恢復越快,建議一週針灸3次,若症狀改善,再改成一週2次,一次留針(進針後置於穴位不動,加強針感)需1小時,但2-3小時效果會更好。

他特別提醒,顏面神經麻痺患者應生活作息正常、睡眠充足,若睡覺時眼睛無法閉合,可用紗布覆蓋,或白天眼睛易乾澀,可點人工淚液;另外,無論是中醫和西醫治療,患者回家一定要自行按摩臉部,輕輕揉壓臉部神經位置,有空就按摩療效會更佳,有時還可以咀嚼口香糖保持臉部肌肉活動力。

【延伸閱讀】

針針活化腦細胞 中風坐輪椅治到能行走!?

失智症無藥可治? 中醫針灸讓大腦重開機

頭皮針+耳針 扎走胃食道逆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8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台中1名59歲周阿姨年輕時走路經常感到雙腿無力、搖搖晃晃,造成腰部、鼠蹊、膝蓋不適,雖不影響生活,但總被笑說「像素還真走路」,直到去年雙腿開始疼痛導致無法久走,更影響工作表現,赴醫檢查確診為2側先天性髖臼發育不全併嚴重髖關節炎,經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治療後症狀終於大幅緩解。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

閱讀詳情 »

長期住在養護中心的82歲阿嬤,從未發生過跌倒意外,卻常跟醫護人員抱怨腿部疼痛,照護中心送醫才發現,阿嬤腿骨骨折,檢查顯示骨密度竟只有-5.8,屬於嚴重骨質疏鬆,照顧員只是幫她翻身就引發骨折。 根據美國研究指出,8成養護中心年長住民為嚴重骨鬆的高危險群,除了老化之外,許多人因長期臥床,服用多種藥物,且...

閱讀詳情 »

照顧生病或年邁的親人是條漫漫長路,多年累積的壓力與疲憊可能讓照顧者心生憂鬱。「博愛Family House」支持網絡平台,是醫療財團法人羅許基金會羅東博愛醫院長期照顧中心為照顧者們所成立的「歇腳亭」,讓照顧者在團體互動中放鬆並找回能量,為黑暗長路燃起1盞明燈。 這個支持網絡由博愛長照中心主導,結合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