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類風溼性關節炎發作 婦人看到樓梯就害怕

類風溼性關節炎發作 婦人看到樓梯就害怕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蔡孟泓報導)

手腳關節腫脹 上下樓梯舉步維艱

58歲的邱女士是類風溼性關節炎病患,2年前某天早晨突然無法起身,手腳關節發生腫脹,上下樓梯都舉步維艱,回診檢查才發現,類風溼性關節炎發作,原本使用的藥物控制病情有限。邱女士回想,類風溼性關節炎發作時期,關節嚴重腫脹疼痛的狀況,讓她連簡單的上下樓梯都無法,那段時間看到樓梯就害怕。

生物製劑治療 病情獲得控制

邱女士經醫師評估疾病活動度,順利申請使用生物製劑,每月一次靜脈注射方式,經過8個月的治療,發炎指數獲得控制,終於能夠輕鬆上下樓梯。壢新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楊宗翰表示,申請生物製劑健保給付有2個條件,第一是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合併使用超過3個月到半年以上,第二是28處關節疾病活動度大於5.1。

有效控制發炎 抑制關節變形

類風溼性關節炎病患發炎指數上上下下,不但會造成關節變形,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風險,都會比較高,使用生物製劑進行標靶治療,能夠有效達到控制發炎的效果。楊宗翰醫師說明,生物製劑最大的好處是有效控制發炎,可以抑制關節破壞及變形,甚至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但缺點是造成抵抗力下降,病患應做好感染監測。

生物製劑種類眾多 單獨投藥療效好

生物製劑是一種蛋白質藥物標靶治療,可以有效阻斷類風溼性關節炎症狀的細胞激素,或是抑制免疫細胞中的T細胞及B細胞,達到控制病情的效果。目前市面上的生物製劑種類依不同機制分類有抗介白素6(IL-6)、抗腫瘤壞死因子、抗T細胞、抗B細胞…等。

楊宗翰醫師說明,大部分生物製劑都需要併用MTX藥物,但不是每個患者都適合,事實上,也有可以單獨使用的生物製劑,也能有效控制發炎指數,應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最適合的藥物,更可有效控制發炎指數、減緩病患的貧血症狀,達到全身性的症狀緩解,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8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估算,目前公費流感疫苗129萬劑,扣除校園集中接種所需量,所剩疫苗應不到50萬劑,但學齡前嬰幼兒施打率39.9%,距離目標55.5 %仍有一段距離,疾管署強調,施打疫苗能夠降低流感重症風險;另一方面,疾管署同時對外通報,1名70多歲女性,接種疫苗後死亡,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乾癬是種自體免疫且會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典型症狀為紅斑、脫屑,令人苦不堪言。根據臨床統計,國內約有近1萬名中重度的乾癬患者,不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容易聽信錯誤的偏方,或是因為錯誤的飲食習慣,導致病灶更加嚴重。 乾癬治療日新月異 皮膚病灶已可大幅改善 為響應2020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國內流感疫苗供不應求,但其實除了流感疫苗,研究指出,肺炎疫苗能對不同癌症病人產生一定保護效果。大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邱文彥醫師解釋,肺炎鏈球菌疫苗不僅能降低老年癌症患者肺炎住院機會兩到三成,也明顯減少死亡率,因此應多鼓勵老年癌症病人接受免費肺炎疫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