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類風濕性關節炎不處理 嚴重恐變殘疾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處理 嚴重恐變殘疾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體內免疫系統發生問題,因而產生過多發炎細胞以及發炎性細胞激素,促使身體正常結構遭破壞,這時就會出現關節疼痛、腫脹甚至活動不便等症狀,也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醫師鄭硯寧指出,包括手腕、手部掌指關節,或頸椎、顳顎關節等四肢關節都會受到影響,尤其若清晨剛睡醒等長時間不活動後的情況下,關節就會出現僵硬症狀。

54歲男手腕腫脹尿酸高 被誤診為痛風所致

臨床上,有名54歲林先生,健康狀況良好,但一年前手腕雙側出現腫脹疼痛現象,就醫檢查發現尿酸濃度較高,確診為痛風,但服用降尿酸藥物後,雖順利降低血中尿酸濃度,症狀卻仍未改善,因此赴免疫風濕科就診;鄭硯寧醫師表示,經檢查發現,患者不僅手腕關節腫痛,雙手手指關節也出現發炎,尤其剛睡醒時手指會呈現僵硬,與典型痛風症狀不相符。

罹類風濕性關節炎 恐影響身體器官

經抽血檢查後,研判患者發炎指數高,類風濕因子也呈陽性,因此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經免疫調節劑治療後,已順利舒緩症狀;鄭硯寧醫師解釋,若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會影響眼睛、皮膚、肺部、心臟和血管等身體其他器官,出現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及惡性腫瘤的機率也會提高,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會使關節造成變形,嚴重甚至導致殘疾,不得輕忽嚴重性。

關節痛尿酸高不等於痛風 需進一步檢查較佳

診斷上,若出現關節痛以及尿酸過高等症狀時,並不能當作唯一確診依據,除了須了解病患過去病史,還得透過身體檢查以及血液生化檢查,才能有效正確判斷病症;鄭硯寧醫師呼籲,若有類似症狀出現時,應盡快接受檢查,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才能避免因關節不適,影響日常生活。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1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與中國大陸衛生單位確認,包括江蘇省、廣東省及福建省,共新增7例H7N9流感病例,其中1例死亡。目前廣東省、浙江省、江西省、江蘇省、湖南省、福建省、廣西、安徽省、吉林省等,旅遊建議仍為警示;另外,北京市已逾4星期無新增病例,旅遊建議改為注意。指揮中心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高血壓位居全球死因排行榜第一名,是現代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然而,卻有將近一半的患者,仍無法有效控制;另外,根據衛福部公布2012年台灣地區十大死因,高血壓位居第八佔3.2%,但相關的疾病包括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佔總死亡人數3成,高血壓的長遠影響不容小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