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類風濕性關節炎不處理 嚴重恐變殘疾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處理 嚴重恐變殘疾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體內免疫系統發生問題,因而產生過多發炎細胞以及發炎性細胞激素,促使身體正常結構遭破壞,這時就會出現關節疼痛、腫脹甚至活動不便等症狀,也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醫師鄭硯寧指出,包括手腕、手部掌指關節,或頸椎、顳顎關節等四肢關節都會受到影響,尤其若清晨剛睡醒等長時間不活動後的情況下,關節就會出現僵硬症狀。

54歲男手腕腫脹尿酸高 被誤診為痛風所致

臨床上,有名54歲林先生,健康狀況良好,但一年前手腕雙側出現腫脹疼痛現象,就醫檢查發現尿酸濃度較高,確診為痛風,但服用降尿酸藥物後,雖順利降低血中尿酸濃度,症狀卻仍未改善,因此赴免疫風濕科就診;鄭硯寧醫師表示,經檢查發現,患者不僅手腕關節腫痛,雙手手指關節也出現發炎,尤其剛睡醒時手指會呈現僵硬,與典型痛風症狀不相符。

罹類風濕性關節炎 恐影響身體器官

經抽血檢查後,研判患者發炎指數高,類風濕因子也呈陽性,因此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經免疫調節劑治療後,已順利舒緩症狀;鄭硯寧醫師解釋,若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會影響眼睛、皮膚、肺部、心臟和血管等身體其他器官,出現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及惡性腫瘤的機率也會提高,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會使關節造成變形,嚴重甚至導致殘疾,不得輕忽嚴重性。

關節痛尿酸高不等於痛風 需進一步檢查較佳

診斷上,若出現關節痛以及尿酸過高等症狀時,並不能當作唯一確診依據,除了須了解病患過去病史,還得透過身體檢查以及血液生化檢查,才能有效正確判斷病症;鄭硯寧醫師呼籲,若有類似症狀出現時,應盡快接受檢查,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才能避免因關節不適,影響日常生活。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1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ntdtv 下同  微信)薏仁能降低血脂及血糖,促進新陳代謝,有利尿作用,有效改善水腫現象,而且薏仁熱量比較低,多吃也不怕胖。而且薏仁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可以改善便秘,清除體內堆積毒素。2、大蒜大蒜、生薑等食物一直都是防癌的最佳食物,但除了這個功效以外,大蒜中含有的...

閱讀詳情 »

(示意圖-圖為大陸劇男媒婆劇照) 由於免疫力不同的緣故,一些人身體強壯,另一些人則容易生病。美國《預防》雜誌最新載文,刊出經過科學證實的“破壞免疫系統的9個習慣”以及專家建議。 1.生活中缺少歌唱。唱歌有助於提高人的免疫力。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專家對唱詩班成員排練前後的血液進行...

閱讀詳情 »

你說你沒病?我不信。  你說你沒強迫症?我更不信。 來診斷一下,保證你已病入膏肓。   病症一:發朋友圈必須湊夠9張圖,發8張總覺的缺點兒啥。   病症二:玩《植物大戰殭屍》必須以對稱方式佈陣,種錯就立刻鏟掉。   病症三:調音量、截圖、做圖之類的,都要把標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隨著社會進步,不少人壓力爆表,睡不著、心情不好,連帶的影響工作、課業表現。根據研究,台灣65歲以上的人口高達270萬人,其中約有110萬人有睡眠障礙而服用鎮定安眠藥物,但長庚醫院精神科張家銘醫師表示,若民眾非經醫師處方而自行購買或是自行增加劑量,都會有副作用,民眾切勿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