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40年老菸槍鬧胸悶 隔一天竟發心肌梗塞險死

▲老菸槍心肌梗塞險死,全靠導管加低溫治療奇蹟重生。(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菸槍快戒菸吧!台中一名57歲、菸齡長達40年的司機,某次出勤前一天感覺莫名胸悶,卻依然打起精神上班,不料才剛到超商買完咖啡,就突然昏倒,路人發現求救、雖經救護員緊急AED電擊4次,一度仍無呼吸心跳,幸好抵達醫院算快,在緊急心導管手術及低溫治療之下奇蹟恢復,嚇得直呼不敢再抽菸了。

男子事後回憶,僅記得前一天便覺胸口不適,「整天感覺如靈魂遊走」,回過神來,已經躺在加護病房,幸運從鬼門關前被救回的他,3天後順利恢復肢體活動,更下定決心戒菸。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導管室主任黃國書表示,該名男子抵達急診後,又經CPR及電擊2次後才恢復心跳,心導管檢查確診為心肌梗塞,緊急打通血管,並於加護病房接受24小時低溫治療,以減少大腦可能造成的傷害,最後不但撿回一命,更幸運能夠順利恢復意識,且迄今無明顯的後遺症,在臨床上相當不易。

黃國書說,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平均存活率小於10%,更只有少數能於出院後沒有任何神經學後遺症,而OHCA患者若要提高存活率及恢復的機會,需越早使用AED和CPR才有機會,因為當心跳停止超過5分鐘後,腦細胞便開始壞死,即便之後順利恢復呼吸心跳,腦部亦可能已產生永久性傷害。

抽菸除了會罹患肺癌之外,黃國書提醒,菸品中含有尼古丁等物質,會使血液濃稠、血管缺乏彈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高達8成心肌梗塞男性有抽菸習慣,呼籲有抽菸習慣的民眾,一定要盡早戒菸,才能降低心肌梗塞與中風的風險。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攝護腺癌第一期時難以被察覺,往往是攝護腺肥大切除時,透過切片化驗出來,否則發覺時通常已經是第二期或第三期,不過攝護腺癌該如何分期呢?今天Mary就要帶大家認識攝護腺癌分期~  第一期:腫瘤非常微小,潛藏在攝護腺體,通常在切除攝護腺肥大時,切片化驗出來的。 第二期:腫瘤仍在攝護腺體內,但可被肛門指診發...

閱讀詳情 »

當我(原文作者,下同)還是一名青少年的時候,我的智齒就冒出來了。人們對智齒的解釋是,它們是前人類進化時的遺留物,作為自然選擇的結果,我們的下巴越長越小。這種解釋並不能令我滿意,因為自然選擇不會安排出一種會造成如此多麻煩的結果,後來我瞭解到智齒的出現是因為別的原因。 Noreen von Cramon...

閱讀詳情 »

兩年來,一位具有獻身精神的妻子瓦餌‧特納(Val Turner)隱瞞了自己患癌晚期的病情,專心照顧患多發性硬化症病危的丈夫。就在四月底、去世前10天,她才把真相告訴了家人。66歲的瓦餌‧特納在丈夫、68歲的伯納德(Bernard)去世兩個月之後也離開了人間。 瓦餌曾是位護士,生命的最後五年,她在赫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