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飲食應少油少鹽少糖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飲食應少油少鹽少糖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不好的飲食習慣,容易影響健康,而身體有疾病者,飲食若不慎選,更會導致病情加重。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發炎疾病,除了早期接受治療外,飲食的選擇也很重要。營養師建議患者,日常飲食應少油、少鹽、少糖,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辛辣、咖啡、茶等,以免刺激免疫功能,導致病情惡化。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因為免疫功能失調,導致全身出現發炎反應,主要以關節症狀為主,包括關節疼痛、腫脹、紅腫發炎,長期容易造成關節變形而殘廢,也會引起其他身體器官發炎,如血管炎、心包炎、鞏膜炎等。

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林櫻子表示,高油、高糖、高鹽的飲食,容易影響身體代謝功能,而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其身體處於發炎狀態,且免疫功能失調,飲食習慣應以清淡為主,可減少刺激免疫功能,避免病情惡化,咖啡、茶類等也要少喝。

林櫻子建議患者,適當食用具清熱解毒的苦瓜、絲瓜,可緩解局部發熱;健脾利濕的薏仁、豆腐、山藥,可緩解腫脹;富含多醣體的食物,如香菇、黑木耳,可提高人體免疫力,緩解紅腫熱痛等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33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馬姍妤/綜合報導】72歲的何先生本身有高血壓病史且有酗酒習慣,平時身體無任何狀況,近日被發現倒在防火巷,右側肢體無力,無法言語也聽不懂別人說話,眼睛一直往左側看,緊急送往柳營奇美醫院急診,經頭部電腦斷層掃描,評估中風症狀嚴重度超過血栓溶解劑可施打的範圍,但可進行動脈取栓,故轉至奇美醫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好不容易開始重訓了,怎麼腳血管硬化得更嚴重?」一位68歲張董事長,在聽醫師分析血管彈性檢測數據時,有了這樣的疑惑。   張董長期處於決策管理的靜態工作,血管彈性狀況一直以來都維持在1500至1600cm/s的最高狀態,但最近動脈硬化檢查卻發現數據居然飆高到...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葉黃素在保護人體腦部、眼睛和心臟功能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女性懷孕後更要加強補充!可選擇具黃金比例的游離型葉黃素和玉米黃素,以及可信賴的產品來源,提供母體足夠的營養,幫助胎兒生長發育。   媽媽在孕期或產後坐月子時,常因為身體因素不便出門,用看平板電腦、滑手機打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