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判斷依據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判斷依據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若未及時治療,將可能造成關節嚴重受損,甚至引起全身性併發症,著實不容輕忽!雙和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任張又升醫師表示,臨床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主要是參考2010年的分類標準,若4項總分達6分或以上者即達類風濕性關節炎標準,若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將可望能延緩疾病惡化,幫助患者重拾生活品質!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判斷依據

 

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主要是參考2010年的分類標準,評估的項目包括:

 

一、血清學指標:

類風濕因子 (RF) 陰性,且抗環瓜胺酸 (CCP) 抗體陰性,計0分。

類風濕因子 (RF) 弱陽性,或抗環瓜胺酸 (CCP) 抗體弱陽性(正常上限之1至3倍),計2分。

類風濕因子 (RF) 強陽性,或抗環瓜胺酸 (CCP) 抗體強陽性(正常上限之3倍以上),計3分。

 

二、發炎指數:

C反應蛋白 (CRP) 正常,且紅血球沉降速率 (ESR) 正常,計0分。

C反應蛋白 (CRP) 或紅血球沉降速率 (ESR) 異常升高,計1分。

 

三、關節侵犯:

1個大關節,計0分。

2至10個大關節,計1分。

1至3個小關節,計2分。

4至10個小關節,計3分。

大於10個關節(包括至少1個小關節),計5分。

 

四、症狀持續時間:

不足六週,計0分。

六週以上,計1分。

 

上述4評估面向總分加總若達6分或以上時即可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張又升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診斷不易,且常被誤認為其他疾病,但若有出現關節晨僵或紅腫脹等發炎徵兆,建議可積極就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若能早期確診、早期治療,將可望能更有效的控制病況、延緩惡化,並幫助患者與疾病共處以提升生活品質。

 

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問題,建議諮詢「過敏免疫風濕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雙和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任 張又升醫師

 

延伸閱讀:

【什麼是骨關節炎的病因?】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961

【什麼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5593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判斷依據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第12期疫苗接種預約今日下午4點正式截止,繼宣布加開BNT疫苗給30歲以上已意願登記民眾預約第一劑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傍晚結算之後,決定又臨時再釋出29.7萬劑名額給已接種AZ第一劑的41歲以上民眾來預約,從傍晚6點開放到明天中午12點為止。 中央流行...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李新琳 劉宇軒/台北報導 本土、死亡個案都有好消息,「嘉玲(+0)」全回來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4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李新琳 劉宇軒/台北報導 還沒打到疫苗的民眾注意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宣布,再釋出BNT第一劑名額,增加開放「10月26日中午12時前意願登記BNT疫苗之30歲以上民眾(即1991年12月31(含前出生)」,可以預約接種第一劑,但預約時...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李新琳 劉宇軒/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遭媒體驚爆與小15歲的護理師發生婚外情,重創防疫大將形象,王必勝本人在消息曝光後神隱,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26)日下午在防疫記者會被媒體追問有無關心其狀況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