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飆高溫「渴」出危機 腦中風變多

飆高溫「渴」出危機 腦中風變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天氣熱也容易中風!台灣一下子進入酷暑,各地紛飆出破紀錄高溫,急診室觀察,近來突發中風的病人,仍明顯增加,打破中風是「冬天病」的一般印象,醫師提醒,中風一年四季都有風險,出血性中風在冬天較多,而在高溫的夏天,因水分攝取不足,血液濃稠衝擊狹窄血管,缺血性中風同樣好發。

中風的高危險因子

亞東醫院中風中心主任唐志威醫師表示,冷也好、熱也好,中風病人其實一年到頭都有,且是多重原因的疾病,危險因子十分眾多。除了年紀55歲以上、男性、有家族病史等三項不可改變的危險因子之外,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抽菸、喝酒以及心臟疾病等也在列,且擁有越多危險因子,風險越高。

當心!這些是中風症狀

唐志威醫師列舉中風有5大類症狀,從單側的手腳、手臉發麻或無力,以及大舌頭詞不達意、單眼視力模糊、左右老撞到東西,再到頭暈、劇烈頭痛,只要察覺異狀就該立即就醫,搶時間救治。

復發機率高

值得注意的是,中風再復發機率極高,五年內復發率高達25%,意即每4個人就有1個會復發,且又以第一年復發機率達5%至15%最高。

亞東醫院最近才診治一名72歲男性,曾動過心臟支架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又有高血壓和慢性腎衰竭,肢體單側無力中風住院一周,沒想到出院當天早上才剛踏出醫院,下午就又復發中風。

最新治療方式 慎防再度中風

唐志威說,該名男子最後採用美國最新的中風治療指引建議,一口氣併用Clopidogrel加阿斯匹靈兩種抗血栓藥物,這才順利脫險,而這種最新的治療方式,針對顱內血管嚴重狹窄的病人效果特別好。

唐志威醫師提醒,預防中風再發,除了藥物治療之外,生活習慣的調整也是關鍵,病人務必要戒菸、戒酒,且維持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充足飲水和良好的作息。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9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台灣今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瞄準中高齡銀髮族,在健康養生、休閒娛樂與生活支援相關產品,以及服務需求持續攀升,台灣國際醫療展及銀髮展自6月21日至24日,一連四天在世貿一館登場,且有多項指標性的醫療類獲獎產品,於此實境展出。軟硬結合 打造完整醫護體系外貿協會葉明水秘書長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65歲的簡女士,患有C肝近20年,早年曾接受干擾素治療,以為自己好了,卻不知道病毒一直跟著她。直到半年前莫名疲勞、嗜睡嚴重到一睡就爬不起來,甚至一天可能睡到16、7小時;某天突然手麻、跌到,原以為是中風就醫,結果才知道不只C肝沒好,而且已經嚴重肝硬化,而健保今年起擴...

閱讀詳情 »

天氣漸漸變熱,擔心腹部肥肉原形畢露,坊間又開始捲起減重的風潮;除了減重關鍵原則之外,也有人藉由輔助食品來助一臂之力,像是經常被提到的氨基酸、左旋肉鹼等,到底這一些有什麼輔助作用?應該如何聰明補充?來聽藥師詳解。 減重無捷徑!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藥師表示,減重的原理很簡單,就是身體所消耗的熱量...

閱讀詳情 »

俄羅斯世足賽精彩開打,各國肌肉猛男在場上奮力搶分,球迷們在場下和轉播螢幕前熱情相挺,但不少人一邊熬夜看球賽,一邊把大量啤酒、炸雞、漢堡等高熱量食物吃下肚,結果導致不到1星期就胖了2公斤,忍不住向營養師求救:「有沒有什麼熬夜吃不胖的零食?」 現代人夜生活精彩,除了看球賽轉播,追劇、打電玩、KTV唱歌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