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食品中毒的危險溫度帶

食品中毒的危險溫度帶

夏天是食品中毒的高峰期,因台灣夏季氣溫潮濕、炎熱,更容易加速食材腐敗的速度。不少營養衛教都叮嚀民眾在食材復熱時一定要注意完全加熱的重要性,但是為什麼不能只加熱到適口的溫度即可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食材加熱主要是可以達到殺菌的效果,尤其從冰箱取出食材之後,當溫度介在7℃至60℃之間是最適合細菌快速生長繁殖的區間,因此建議至少要將食材加熱到70℃以上才是比較安心的做法喔。

 

食品中毒的危險溫度帶

 

夏天天氣熱,容易導致食材腐敗、變質,也容易因為細菌在食品中繁殖產生毒素而增加食品中毒的風險。然而,為什麼食材一定要充分復熱才安全呢?不能只加熱到適口的溫度嗎?廖嘉音營養師表示,加熱最主要的作用在於殺菌,降低因細菌沾染食材導致中毒的風險。

 

廖營養師進一步說明,7℃至60℃之間是細菌最容易快速生長繁殖的溫度,因此冰存食材溫度一定要低於7℃才能有效抑制細菌滋長,而加熱時應注意食材中心溫度應高於70℃以上較能消滅大部分的病菌,較能安心食用。

 

廖嘉音營養師叮嚀,夏天是食品中毒的高峰期,提醒民眾要更加小心留意食品存放的環境與衛生條件,食材在室溫放置過久就會增加細菌與毒素孳生的風險,若因不得已須在室溫下存放食材時應以2小時為限,但夏日室溫超過32℃時就應縮短為1小時為限;若採保溫存放的方式時,建議溫度需設定在60℃以上,才是比較安心的做法。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 廖嘉音營養師

 

延伸閱讀:

【食品中毒的原因與症狀】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873

預防食品中毒三步驟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356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食品中毒的危險溫度帶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陳鈞凱 陳儀潔 王聿瀠 韓羽婕 程子奕/台北報導 疫情最新發展,台北市個案超車新北市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57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例死亡。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新增個案以台北市29例最多,其次才是新北市15例,是自5月1...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好不容易趨緩之際,台北市環南市場今(2)日卻驚爆,不篩則已,一篩竟一夜篩出多達41例陽性,中央已經緊急介入,與台北市成立聯合前進指揮所,除了下令環南市場相關人員暫勿移動之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也宣布,晚上8點將針對曾出入的民眾全面發送疫情警...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5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7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例死亡。死亡人數仍在高峰,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公布的死亡個案中,有一例外籍看護是在住院好不容易解隔離後,沒想到入住到發生大火的彰化防疫旅館,在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7月12日「微解封」的一線希望,似乎被台北市環南市場突爆大量確診個案給打亂了!一改前幾日鬆口正在研擬相關行業的指引、措施的樂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態度變得語帶保留,僅強調目前得把北農事件做一段落,否則「712縱使開了,也沒有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