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慾變差一吃就飽竟是胃癌末期! 醫師:胃癌可以預防

食慾變差一吃就飽竟是胃癌末期! 醫師:胃癌可以預防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72歲苗女士胃口超好,不挑食,家裡剩菜幾乎都是她負責吃光,去年食慾明顯變差,一吃就飽,持續3個月,原本圓潤福氣的臉龐消瘦許多,就醫發現,她竟是末期胃癌合併肝臟和淋巴轉移。


多年來,我國胃癌發生率和死亡率皆居高不下,平均每年胃癌新增人數都維持在近4,000人左右,108年國人十大死因資料,胃癌共奪走2,379人生命,平均每天有6.5人死於胃癌。


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任趙毅表示,早期胃癌症狀不明顯,表現以食慾不振、吞嚥困難、消化不良為主,這與胃炎、消化性潰瘍或腸胃功能障礙類似,因此,許多人都以為是小病而輕忽就醫。 此外,因為胃鏡檢查過程難受,大部分人檢查意願低,以致國內有近6成胃癌患者在確診時已經到了晚期,癌細胞已經轉移,無法手術,只能化療。


傳統第1線針劑化療副作用較大,包括:厭食、噁心、腹瀉、體力虛弱、手足症候群、皮疹、心悸、胸悶、肝功能異常、白血球或血小板下降等,部分患者受不了副作用折磨,而最後選擇放棄治療。


北榮腫瘤醫學部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說,日前健保給付新型口服化療藥物,由1種有效成分、1種保護成分所組成,有效成分能直接嵌入癌細胞的DNA,造成DNA損傷,進而抑制癌細胞生長;保護成分則可保護有效成分不被體內酵素分解,強化其抑制腫瘤的能力。


研究發現,晚期胃癌患者在針劑化療失效後,改用新型口服化療藥物,約有4成病友疾病不惡化,有效延長存活期,最重要的是,生活品質變好了,擁有較好的體能及活動度。


以苗女士為例,確診為晚期胃癌合併肝臟和淋巴轉移,接受針劑化療,出現手腳腫脹、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幾乎寸步難行,且沒多久就復發,在醫師評估下選擇新型口服化療藥,腫瘤獲得控制,現在還可陪著孫女至公園玩耍。


「胃癌是1種可被預防的癌症!」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血液腫瘤科醫師賴基銘說,胃癌與飲食習慣、胃幽門螺旋桿菌等密切相關,建議少吃醃製、煎炸、燒烤和煙燻類食物,飲食以「高纖、低脂、天天蔬果彩虹579」為原則,配合勤洗手,避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就能降低罹患胃癌的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年終打理門面從「齒」提升顏值 隱形矯正變美不留痕跡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頭頸癌患者由於罹病器官包含鼻、咽、喉和口腔位處肩負呼吸、說話以及吞嚥的重要生理功能,導致許多患者在接受治療後出現「有口難言、食不下嚥」等後遺症,不只生理困難、心裡也會因此鬱悶。近年研究發現,若於手術或放射治療時搭配語言治療師進行言語吞嚥復健,便可顯著降低副作用的發生機率,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路邊空氣好髒,手術室的空汙更嚴重!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公布數據,台中市台灣大道路邊空氣1cc最高13萬顆超細懸浮微粒,而進行雷射除毛手術產生煙霧中,每1cc可能高達數十萬顆超細懸浮微粒。手術煙霧可能會致癌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葉光芃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倢芯報導)據統計,約每5,000至10,000名女嬰中,即可能發生一名無陰道或陰道發育不良者。俗話說,吾家有女初長成,即代表一個小女孩漸漸長大成青春少女,而進入青春期,即意味著小女孩開始預備自己已達到傳宗接代的能力。所以,醫師提醒,家長若是發現家中女孩在13-15歲時,尚未來月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許多愛美的女性最怕臉上爬滿縐紋,為了擁有逆齡美肌,於是開始補充膠原蛋白,若要使用膠原蛋白,市面上膠原蛋白產品眾多,選購時,要如何判斷品質好壞、如何發揮最大效果,則是一門學問。膠原蛋白能使肌膚保持Q彈為何膠原蛋白能對皮膚扮演保持肌膚彈性、保濕與光澤、減少縐紋的角色呢?台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