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巧克力的10大好處!

香濃滑順的巧克力總讓女人又愛又恨,高純度的巧克力苦中帶醇的香氣,融合多種口味變化出的酒釀、夾心、混合式巧克力更是讓人欲罷不能。關於巧克力的好處、壞處眾說紛紜,有研究說其中添加過多的糖分讓人發胖,但又有一派指出巧克力有益身心健康。哎呀,到底何方說法值得信賴呢?仔細看看以下整理出10個應該吃巧克力的原因!下次將手指伸向那些閃耀著咖啡色光芒的小東西時,不用再經歷一次天人交戰的掙扎囉。

吃巧克力的10大好處!

1. 以聰明的方式選擇巧克力

購買前仔細檢查標示成份,選擇有機、可靠的原料來源,最好可可的含量別低於85%。雖然這樣的堅持會讓巧克力的價錢稍微高一點,但卻很值得。高品質的天然可可豆,可以確保營養成分,不僅能穩定血糖,還能減緩對咖啡因的吸收。

2. 適量巧克力幫你延年益壽

90年代時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一個月內吃巧克力次數在3次左右的人,比起攝取過量巧克力或是完全不吃巧克力的人,平均多出約一年的壽命。雖然其他的因素會連帶影響,但起碼聽到適量攝取巧克力能有此幫助,也是件讓人雀躍的事。

         吃巧克力的10大好處!

3. 適時的放縱其實會讓你意志力更堅定

以心理層面來說,當你越被禁止做一件事,心中就有股聲音讓你越想嘗試。吃東西也是這樣,凡事最好的尺度就是保持中庸,完全禁止或是超量都是不好的。所以當有特定節日或是有想放縱一下的心情時,不如就順從腦海中對巧克力的渴望吧。

4. 巧克力其實可以預防肥胖

來自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的研究指出,可可豆內含類黃酮素(flavanols)是天然抗氧化物,某程度上可以降低肥胖,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栓塞、中風、糖尿病…。不過老話一句,儘管好處多多,但是千萬不能因此放肆大吃。

吃巧克力的10大好處! 吃巧克力的10大好處!

5. 讓你快樂一整天

巧克力的原型-可可豆裡含有咖啡鹼的成份,這種被稱做天然興奮劑的東西,會讓腦內產生anandamide分子,不只可以提振心情,還能對抗憂鬱。更妙的是可可豆內的色胺酸trytophan、血清素serotonin等物質,還會使你有戀愛般的感覺。

6. 巧克力並不會產生皮膚問題

的確,飲食和皮膚問題有著很大的關聯,不過沒道理把錯都推到巧克力身上。曾有報導指出,巧克力容易造成過敏,是過敏源之一;不過也有皮膚科醫師認為,正常適量的巧克力並不足以構成過敏現象。就像上面所提過的,適可而止,多種類的攝取營養才是讓你美麗的關鍵。

7. 可以得諾貝爾獎

哥倫比亞大學在2012年時曾做過一項有趣的調查,他們將獲得諾貝爾獎的得主以國家分類,再回推調查發現,國家平均消耗越多巧克力,該國抱回的諾貝爾獎項也越多,目前高居第一名的是瑞士。

吃巧克力的10大好處!

8. 吃巧克力是歷史傳承

阿茲特克人和馬雅人,早在3000年以前就知道了可可的好處,將可可豆製作成帶苦味的飲品,不僅有恢復精神的效果,甚至還是身分地位的象徵。演變至今,食用可可的方式推陳出新,但是想到千年前的人類們也嚐過這份美好,是不是有種奇妙的感覺呢?

9. 罪惡感是甚麼?有巧克力好吃嗎

不管你選擇的是有著華麗包裝的、甜到膩人的,其實有甚麼差別呢。如果在生命中連吃東西這份小小的喜悅,都因為罪惡感而被排除的話,實在是太可惜了。

10. 拿起來,吃下去就對了

上面都說了這麼多關於巧克力的益處,難道你還猶豫嗎?

延伸閱讀
♥ 點此看3種吃了心情就變好的食物
♥ 七種嗆辣香料讓你更纖細、更聰明、更快樂!
♥ 睡覺也能瘦?聰明塑身9妙招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VOGUE網站》;立即加入《VOGUE粉絲團》,可看到最新流行資訊和抽獎活動!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提醒,9月1日將恢復國產卡介苗接種,8月17至31日疫苗廠商轉換期間,全台將暫停所有嬰兒卡介苗接種,已經通函所有合約院所配合,原本計畫期間內,將攜帶孩子施打父母,可選擇延後或有必要時提前施打。 疾管署慢性傳染病組組長黃彥芳表示,台灣卡介苗施打多採用國產疫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本腦炎疫情持續增溫,衛福部疾管署今(14)日公布,1999年日本腦炎列法定傳染病以來,通報史上最小的感染日本腦炎重症患者,是彰化縣3個月男嬰,6月30日通報確診,目前仍在醫院治療,未來有30%至50%的發展遲緩風險。疾管署提醒,嬰幼兒未打疫苗前,外出最好做好防蚊措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哪種疾病已經成為健保最沉重的負擔?答案是慢性腎臟疾病。健康保險署公布2019年最新國人醫療費用排行報告,慢性腎臟病位居第1,108年的治療費用高達533億元。至於個人平均治療費用,則以呼吸衰竭居冠,每名患者1年約花費30.2萬元。 國人醫療費用前10大排行以慢性腎臟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45歲黃小姐左手手掌搔癢起水泡已三年,經皮膚科診斷為汗皰疹,尤其在天氣變熱時發作,使用類固醇狀況反覆,癢到嚴重時還需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因此前往中醫科就診,予以科學中藥,並搭配一天一包中藥即飲包,服藥後第一周安然入眠不用安眠藥,於一個月後搔癢感已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