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個月大男嬰來不及打疫苗 成為最小日本腦炎重症患

3個月大男嬰來不及打疫苗 成為最小日本腦炎重症患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本腦炎疫情持續增溫,衛福部疾管署今(14)日公布,1999年日本腦炎列法定傳染病以來,通報史上最小的感染日本腦炎重症患者,是彰化縣3個月男嬰,6月30日通報確診,目前仍在醫院治療,未來有30%至50%的發展遲緩風險。疾管署提醒,嬰幼兒未打疫苗前,外出最好做好防蚊措施。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3個月男嬰約在6月底,出現發燒、食慾變差、哭鬧等現象,父母先送到診所求診,醫師建議應該轉診醫院,父母隨即將孩子送到醫院收治住院。次日醫師發現男嬰有抽搐徵兆,立即通報日本腦炎,同時採檢化驗確診,男嬰目前仍在醫院治療,相關症狀持續觀察中。


林詠青強調,大部分民眾罹患日本腦炎都不會有明顯症狀,約不到1%病患可能發展成重症,可一旦重症死亡率約20至30%,即便痊癒,出現後遺症機率也有30%至50%。成人患者後遺症包含肢體不協調、認知功能減退、意識改變等,嬰幼兒除包含上述後遺症外,由於大腦受到傷害,恐怕導致智力與身體動作發展遲緩。


林詠青提醒,雖然個案男嬰居家附近沒有水稻田,但疫調發現有禽畜養殖場,由於日本腦炎的病媒三斑家蚊,不容易在居家出沒,大多都在戶外活動,研判男嬰可能在戶外時遭到病媒叮咬染病,如果家中孩子未到可打日本腦炎年紀,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政府合格含敵避或派卡瑞丁成分的防蚊液都可使用。


林詠青也說明,日本腦炎疫苗由於是活性減毒疫苗,必須等待嬰兒免疫力成長較成熟,才能夠施打產生保護力,目前規定出生滿15個月,就能公費施打疫苗。如果居家或活動地點周邊,有水稻田與豬舍等高風險場所,成人也可選擇自費施打疫苗,降低日本腦炎感染風險,避免染病後遺症的危害。


目前正是日本腦炎流行季節!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除彰化縣3個月大男嬰外,台中市、新北市、桃園市也都確診3名成人日本腦炎個案,年紀約40至50歲。今(2020)年已經累計13例病患,特別在6月病例快速攀升,累計已有13例個案,相對歷年同期病例數相近,預計可能流行至10月。


更多NOW健康報導
▸這個年齡女性「凍」卵CP值高 為晚婚遲孕超前部署
▸沒明顯腐臭味還能吃? 夏日食物中毒往往因為太疏忽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密封或真空室溫能保鮮? 專家:未高溫殺菌都要放冰箱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還不到50歲的黃小姐,參加公司提供的健康檢查時,選擇加做四癌篩檢的乳房攝影檢查,報告顯示左側乳房有細小多型性鈣化,進一步接受切片檢查後發現為原位癌,進行外科手術後,目前在門診規律追蹤。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黃薰瑩醫師表示,若能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將可以大幅地改善日後疾病惡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2歲的張姓婦人,跌倒時用右手撐地,導致右手腕整個腫脹變形,到急診室救治,經X光檢查後確診為「右手腕遠端橈骨骨折」,因婦人很擔心手術後會影響工作及生活,豐原醫院醫師羅達富告知可採用微創手術治療,術後隔天要提筆寫字都行,讓病患安心接受手術,目前手腕功能已恢復正常。骨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0歲的陳先生,年輕時就染上菸癮,抽菸超過40年,每天至少一包菸,長時間處於菸霧繚繞中,常常邊抽邊咳嗽都不以為意,平時在戶外走路或在家中上下樓梯時還會喘,卻認為是缺乏運動所致;直至最近一次連續假期與家人出遊登山時,陳先生才走幾階就嚴重喘個不停,最後更因呼吸不順昏倒送醫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正值壯年的李先生,因腹脹、腹痛、食慾不佳之症狀維持了一個月,且在一個月內體重下降了約10公斤,因此至安南醫院就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在乙狀結腸有一惡性腫瘤,且已經有阻塞的情形。於是收治李先生的腸胃科郭立夫醫師立即替其安排腹部電腦斷層,並使用腹腔鏡一次切除兩顆腫瘤及同時做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