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食物咬碎再餵孩吃?醫驚大錯特錯:細菌傳染致滿口蛀牙

食物咬碎再餵孩吃?醫驚大錯特錯:細菌傳染致滿口蛀牙
4歲的夢夢經常因拉肚子看醫生,卻始終找不出原因;不僅如此,她還有嚴重的蛀牙,不舒服的她常常哭鬧不休喊痛,而且每次刷牙都會滿口鮮血,被媽媽帶至台北慈濟醫院兒童牙科,經醫師診察後發現全口20顆乳牙都有蛀牙,且其中幾顆已侵犯至牙髓,伴有發炎紅腫的情形,若再放任不管恐致蜂窩性組織炎;問診後得知,家長有將食物嚼碎後再餵給孩子吃的習慣,且潔牙觀念不正確,推斷可能就是造成夢夢蛀牙嚴重與腹瀉的原因。

錯誤餵食,造成牙痛惡性循環
台北慈濟醫院兒童牙科醫師陳宜宏說明:「形成蛀牙的4大要素分別為:細菌、食物、宿主(牙齒)與時間,引發蛀牙最主要的細菌為鏈球菌,這些細菌會代謝食物殘渣中的醣類,產生酸性物質侵蝕牙齒,時間一久就會變成蛀洞。因此要預防蛀牙,除確實清潔也須減少細菌入侵。」

他表示,嬰幼兒口腔裡的鏈球菌,大多來自主要照護者或父母親,若家人們也有蛀牙,蛀牙菌就會經由親吻、共用餐具或牙刷等方式傳給小孩,進而影響孩子的牙齒健康。以夢夢為例,一開始即是因家長擔心孩子噎到與消化不良,先將食物咀嚼再餵食的行為造成大量細菌入侵引發嚴重蛀牙;蛀牙後,夢夢又因為牙痛不願意咀嚼,家長繼續錯誤餵養,惡性循環下蛀牙情況便越演越烈。

針對有些父母認為「反正會換牙,乳牙即使蛀光也沒關係。」陳宜宏指出,強調乳牙蛀壞若未適當治療,不僅會影響咀嚼、發音及美觀,細菌也會沿著牙髓空腔向下侵犯感染齒槽骨,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影響其下恆牙的生長,不可輕忽。

乳牙蛀壞,恐影響恆齒生長、牙周病
此外,乳牙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是占位子。當乳牙因為嚴重蛀牙或其他原因提早缺失,會造成鄰牙傾倒,導致繼生的恆牙長歪或無空間萌發,影響日後牙齒排列;而凌亂的恆齒列因清潔不易,也較容易發生牙周病及蛀牙的問題。

在臨床治療上,蛀牙窩洞輕微時,牙醫師會將蛀蝕部分清理乾淨進行填補;若已經蛀到牙髓腔,則會視情況進行根管治療並裝上牙套以盡量延長這顆牙留存在口內的時間;若蛀牙太過嚴重至無法復形或僅存殘根,就必須拔牙。但拔牙後醫師會評估是否需裝上「空間維持器」來盡量留住其下恆齒萌發的空間。

牙齒保健不可忽視。陳宜宏建議,小朋友長出第一顆乳牙後的半年內就應接受口腔檢查並給予照護者潔牙衛教。此後,回診頻率可視孩子的潔牙與齒質狀況而定,容易蛀牙的小朋友,約3個月需做一次口腔檢查,其餘則希望每半年一次。最後也提醒,幼兒的口腔健康需靠家長及照護者共同把關,少吃甜食、確實潔牙、避免唾液交換,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維持牙齒健康其實不難。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英國這項2000人參與的最新調查顯示,34%的人在臥室時過敏症狀最嚴重,會出現打噴嚏、咳嗽等症狀,這讓臥室成了過敏高發地。 研究人員分析稱,臥室中最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蟎、寵物毛髮和黴菌,它們導致78%的人打噴嚏,73%的人眼睛發癢,25%的人出現皮疹。遺憾的是,僅有20%的英國人每月更換一次床單。倫...

閱讀詳情 »

吹泡泡是大家童年的回憶。但就是泡泡水讓一位4歲女童全身蛻皮,看了讓人觸目驚心。到底這些泡泡水是什麼成分? 報導稱,今年9月份煙台的4歲女孩明明,在玩耍泡泡水時,不慎將泡泡水灑在了臉上。第二天,明明全身就開始蛻皮,嘴巴也開始潰爛腫脹。醫生診斷為接觸性皮炎。目前小女孩的狀況已經好轉,但是泡泡水的進貨渠...

閱讀詳情 »

面對國際伊波拉病毒感染疫情蔓延到美國與西班牙,從21 日起,將針對從歐洲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入境的旅客,強制要求填寫「伊波拉入境申報卡」,成為邊境發燒篩檢站外第二層過濾措施。總統馬英九召開國安層級會報,確認現階段維持現行指揮體系,如果歐美地區發生社區型感染,將改由衛生福利部長指揮疫情防治,如果中...

閱讀詳情 »

南台灣本土登革熱疫情持續增加,但上週令人注意的是高雄市三民區單週病例數大破四百人,遠超出其他各區數量,全台案例數也正式破千人。矛盾的是根據調查民眾九成以上都知道預防登革熱的方法與重要性,疾病管制署表示民眾「知道」與「行動」之間有落差。而事實上病情嚴重的登革出血熱死亡率達到 11%,實在不應大意。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