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食用放室溫2天肉粽 婦感染沙門氏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食用放室溫2天肉粽 婦感染沙門氏菌

61歲的鄭媽媽因嚴重上吐下瀉,且高燒不退前往急診,經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發炎指數都偏高,後續糞便和血液培養均驗出沙門氏菌;醫師一問之下,原來她在發病前吃了放在室溫兩天的肉粽,經抗生素治療和點滴補充,一星期後順利康復出院。 

吃剩食物應保鮮膜冷藏 食用前再次加熱煮熟
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王宿鴻表示,沙門氏菌主要經由糞口傳染,民眾常因吃到受污染的食物進而感染,尤其易好發在天氣炎熱的時節,而臨床症狀為急性腸胃炎、噁心、嘔吐、腹痛、嚴重腹瀉、高燒不退等症狀,且糞便中常夾雜著黏液和血絲,民眾突若有腸胃炎表現時,不可輕忽。

最常受到細菌污染的食物,例如生雞蛋、奶製品、肉製品等,食用時務必注意食物是否完全煮熟、牛奶和奶製品需經過滅菌過程;在調理時,建議生食和熟食要分開,吃不完的食物一定要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冰箱,再次食用前也要加熱煮熟。

夏日急性腸胃炎 沙門氏菌35℃左右最易存活
王宿鴻說,一般症狀較輕微者,感染時可以支持性療法,多補充電解質水分,但需注意不能太甜,腸胃發炎時則可吃白稀飯、白飯、白麵條、白土司等食物,若症狀持續、高燒不退、連喝水也沒有辦法的話,就應儘速就醫避免更嚴重的併發症產生。 

王宿鴻也呼籲,台灣的夏天尤其炎熱和潮濕,沙門氏菌又最喜歡生活在室溫35℃左右的環境,因此食物若放在室溫太久,會大大增加受到污染的風險,民眾務必多加注意。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癌症被稱為21世紀三大黑死病之一,但其實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定期篩檢是阻斷癌前病變進展為癌症的重要方法,提早發現,才能避免罹癌風險。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資料,2018年國人10大死因當中,癌症連續37年排名第一位。 其中,肺癌與肝癌已連續39年排名前兩名,其次為大腸直腸癌、乳癌及口腔癌,...

閱讀詳情 »

一旦開始進行抗癌治療,合理的飲食很重要。在前、中、後期的抗癌路程,各有不同的飲食策略,解決營養不良、熱量不足的問題,讓抗癌之路更順利。 約有4 成以上的癌症病人,並非死於癌症本身,而是因為營養不良導致。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說明,愈來愈多研究證實,盡早開始營養支持,不但可提高抗癌治療期的完成率,還能...

閱讀詳情 »

▲(示意畫面/公關照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寧願自慰DIY,也不肯與太太做愛,背後原因只是怕丟臉。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泌尿科主任張宏江就收治一名青壯年的富二代,身為家族企業接班人的他,結婚之後卻為早洩所苦,就怕在太太面前抬不起頭,竟從此寧願躲起來自慰,也不敢發生性關係,夫妻...

閱讀詳情 »

懷孕到底可不可運動?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缺乏運動已被列為早逝的第四危險因素。 義大利學者 Daniele Di Mascio 二○一六年針對二千多名體重正常的單細胞孕婦進行後設分析,從第一孕期開始「適度運動」且堅持至足月,並不會增加胎兒流產、早產或出生時體重過低的情形。 也因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