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食用放室溫2天肉粽 婦感染沙門氏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食用放室溫2天肉粽 婦感染沙門氏菌

61歲的鄭媽媽因嚴重上吐下瀉,且高燒不退前往急診,經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發炎指數都偏高,後續糞便和血液培養均驗出沙門氏菌;醫師一問之下,原來她在發病前吃了放在室溫兩天的肉粽,經抗生素治療和點滴補充,一星期後順利康復出院。 

吃剩食物應保鮮膜冷藏 食用前再次加熱煮熟
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王宿鴻表示,沙門氏菌主要經由糞口傳染,民眾常因吃到受污染的食物進而感染,尤其易好發在天氣炎熱的時節,而臨床症狀為急性腸胃炎、噁心、嘔吐、腹痛、嚴重腹瀉、高燒不退等症狀,且糞便中常夾雜著黏液和血絲,民眾突若有腸胃炎表現時,不可輕忽。

最常受到細菌污染的食物,例如生雞蛋、奶製品、肉製品等,食用時務必注意食物是否完全煮熟、牛奶和奶製品需經過滅菌過程;在調理時,建議生食和熟食要分開,吃不完的食物一定要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冰箱,再次食用前也要加熱煮熟。

夏日急性腸胃炎 沙門氏菌35℃左右最易存活
王宿鴻說,一般症狀較輕微者,感染時可以支持性療法,多補充電解質水分,但需注意不能太甜,腸胃發炎時則可吃白稀飯、白飯、白麵條、白土司等食物,若症狀持續、高燒不退、連喝水也沒有辦法的話,就應儘速就醫避免更嚴重的併發症產生。 

王宿鴻也呼籲,台灣的夏天尤其炎熱和潮濕,沙門氏菌又最喜歡生活在室溫35℃左右的環境,因此食物若放在室溫太久,會大大增加受到污染的風險,民眾務必多加注意。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7/12即將到來,三級警戒是否能夠如期解封也成為民眾近期所關心的議題。對此,前台大醫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在疫苗的覆蓋率到一定程度之前,我們很難迎來真正的解封。」林氏璧指出,清零是一個理想化的目標,若是能像去年的澳洲和紐西蘭做到清零非常值得開心。但是林氏璧也坦言,並非一定要做到「清零」才能繼續走下去...

閱讀詳情 »

台北市環南市場爆出41人確診後,台北市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設聯合前進指揮所,由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擔任指揮官。王必勝4日在臉書說,這波疫情除了擴大匡列隔離、持續計劃性篩檢,也要加強分流降載措施。他也提到,各市場復市也要做到完整的準備,「期待早日將這波疫情逐漸收斂、歸零」。王必勝4日晚間在臉書發文說,...

閱讀詳情 »

COVID-19疫情延燒,疫苗成為各界熱門話題,目前兩家國產疫苗正向食藥署申請(EUA)。中央研究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3日在臉書指出,她已經施打國產疫苗,決定將自己「莫得納疫苗」的接種名額讓給任何有需要的人。這是她生涯首次擔任受試者,為的就是希望讓國產疫苗能儘速得到試驗結果。何美鄉3日發文表示,...

閱讀詳情 »

近期台北環南市場染疫,其確診人數高達110人,台北市議員許淑華今(5)日表示自己接獲攤商陳情才得知,原來自治會長和台北副市長黃珊珊一直都有連繫,並且要求降低防疫標準。許淑華今日曝光攤商提供的通訊軟體對話指出,原來環南市場自治會曾不只一次向黃珊珊拜託降低防疫標準,像是有確診者參加批發市場專案打疫苗,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