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食用放室溫2天肉粽 婦感染沙門氏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食用放室溫2天肉粽 婦感染沙門氏菌

61歲的鄭媽媽因嚴重上吐下瀉,且高燒不退前往急診,經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發炎指數都偏高,後續糞便和血液培養均驗出沙門氏菌;醫師一問之下,原來她在發病前吃了放在室溫兩天的肉粽,經抗生素治療和點滴補充,一星期後順利康復出院。 

吃剩食物應保鮮膜冷藏 食用前再次加熱煮熟
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王宿鴻表示,沙門氏菌主要經由糞口傳染,民眾常因吃到受污染的食物進而感染,尤其易好發在天氣炎熱的時節,而臨床症狀為急性腸胃炎、噁心、嘔吐、腹痛、嚴重腹瀉、高燒不退等症狀,且糞便中常夾雜著黏液和血絲,民眾突若有腸胃炎表現時,不可輕忽。

最常受到細菌污染的食物,例如生雞蛋、奶製品、肉製品等,食用時務必注意食物是否完全煮熟、牛奶和奶製品需經過滅菌過程;在調理時,建議生食和熟食要分開,吃不完的食物一定要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冰箱,再次食用前也要加熱煮熟。

夏日急性腸胃炎 沙門氏菌35℃左右最易存活
王宿鴻說,一般症狀較輕微者,感染時可以支持性療法,多補充電解質水分,但需注意不能太甜,腸胃發炎時則可吃白稀飯、白飯、白麵條、白土司等食物,若症狀持續、高燒不退、連喝水也沒有辦法的話,就應儘速就醫避免更嚴重的併發症產生。 

王宿鴻也呼籲,台灣的夏天尤其炎熱和潮濕,沙門氏菌又最喜歡生活在室溫35℃左右的環境,因此食物若放在室溫太久,會大大增加受到污染的風險,民眾務必多加注意。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公布,自購的AZ(AstraZeneca)疫苗約52.4萬劑,預定今下午3時40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待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COVID-19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接種。本批效期至110年12月31日。陳時中指出,指揮中心去年10...

閱讀詳情 »

今(12)日台灣媒體報導,美國參議員達克沃絲近期接受華府智庫訪問,提到「美國將會贈送台灣400萬劑疫苗」,讓外界以為美方將在250萬劑以外再贈台灣疫苗。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外交部來的正確的訊息是沒有這樣的一個計劃,但可能議員有這個想法想促成,非常謝謝。有媒體報導美國聯邦參議員達克沃斯(Ta...

閱讀詳情 »

我國自購52萬多劑AZ疫苗,預計今天下午3時許抵台,台灣已取得的疫苗將超過1000萬劑,引起外界關注。對於是否有暗中催貨,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疾管署對每一批疫苗都非常努力,隨時緊盯是必要的。今天在全國防疫記者會上,對於52萬劑AZ疫苗今天下午到貨,有媒體詢問是否有暗中催貨?還是預定時程?陳...

閱讀詳情 »

國產高端疫苗預計在23日開打,總統蔡英文透露「已經意願登記」,駐德代表謝志偉也說自己在德國已接種兩劑AZ,明年有機會回台灣,一定要再打一劑高端。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謝大使對國產疫苗抱著「很大的期待」,但還是得照規定來做。指揮中心「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六期將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