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食用蛋白質能預防血糖急速上升 從吃的順序開始執行

預防血糖值上升的蛋白質攝取法為何?

原來如此!

從蛋白質開始食用便可抑制血糖急速上升!

進食後,食物被消化、吸收,糖分會成為葡萄糖進入血液中,變成血糖。血糖值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Glucose)濃度。用餐後血糖值上升,降低血糖的荷爾蒙・胰島素就會分泌。任何人只要進食,血糖都會上升,但如果過度上升,會使得胰島素過度分泌造成脂肪囤積。而血糖急速上升、急速下降會傷害血管,引起腦血管疾病或心臟病,因此被視為問題。

而聽說只要在吃的順序上花點心思,即可抑制血糖上升〔圖1〕。許多人都知道「最好從蔬菜開始吃」,但其實蛋白質也有血糖值不易上升的特性。

相對於醣類一吃完血糖馬上就上升,蛋白質會緩慢地轉變為醣類。研究發現,吃白飯之前先吃魚、肉等菜餚的話,可以抑制用餐後4小時的血糖上升,血糖的變動較為平緩〔圖2〕。此外,胺基酸當中有些會轉換成糖、有些不會,多留意攝取不會轉換成糖的白胺酸、離胺酸含量高的食物,或許也比較好。

 

藉由吃的順序控制血糖

▶抑制血糖急速上升的吃法

食用蛋白質能預防血糖急速上升 從吃的順序開始執行

▲ 抑制血糖急速上升的吃法。(圖:東販)

 

透過一些技巧可以抑制血糖值上升。

 

用餐後血糖值的變化圖

食用蛋白質能預防血糖急速上升 從吃的順序開始執行

▲ 用餐後血糖值的變化圖。(圖:東販)

 

醣質吃完後血糖會馬上上升、馬上下降

 

蛋白質的醣質吸收會穩定進行。脂質由於消化很費時,吃完經過很長一段後時間血糖才會上升。

 

食用蛋白質能預防血糖急速上升 從吃的順序開始執行

本文摘自東販出版《圖解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蛋白質 零概念也能樂在其中!探索蛋白質的運作&機制

 

東販官方網站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芽菜通常用來生吃,不過吃前要注意喔!食藥署調查市面販售的各種芽菜,發現97.5%含有大腸桿菌群,部分還檢出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建議大家充分清洗或加熱後再吃比較安全喔!天氣漸漸變熱,清爽的食物最受歡迎,生機飲食、生菜沙拉都是人氣餐點,不過這些餐點常用的食材─各種芽菜,安全性卻引起疑慮,大家入口前...

閱讀詳情 »

輪狀病毒新變異型別G8恐在台流行!台灣兒童感染症聯盟(TPIDA),近期監測到台灣首度連續5起嬰幼兒感染新變異型輪狀病毒G8的案例,症狀與其他常見輪狀病毒型相同,會出現發燒、腹瀉、嘔吐;不同的是G8流行於春、夏季。台灣兒童感染症聯盟(TPIDA)聯合台大、馬偕、長庚、中榮、中國附醫、成大、花蓮慈濟等...

閱讀詳情 »

有時候聽到骨折都會提到閉鎖性骨折跟開放性骨折,總是讓人很疑惑,這兩種骨折到底是什麼?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閉鎖性骨折:指的是骨折部位沒有和身體外面接觸,斷在裡面。大部分採鋼釘鋼板內固定治療,比較沒有受感染的疑慮。  開放性骨折:指的是骨折部位與身體外面接觸。治療需包含清創手術以及抗生素治療,  再進...

閱讀詳情 »

藝人王婉霏和劉耕宏結婚多年,婚後就想要有愛的結晶的王婉霏卻陸續檢查出8顆2~4公分的子宮肌瘤,完全打亂他們的生產計劃,原本評估要先開刀的她最後聽從醫生建議暫不動手術割除,先嘗試自然懷孕。 (pic 1 2 )因子宮肌瘤的關係,王婉霏的肚子比其他孕婦都還大!! 他們在2011年成功誕下兒子劉宇恩,2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