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食道癌年輕化 胃食道逆流不容輕忽

 

食道癌年輕化 胃食道逆流不容輕忽

義大醫院肝膽腸胃科王文倫醫師/義大醫院提供

優傳媒採訪中心/高雄報導

食道癌在國人癌症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九、男性癌症十大死因排名第五,每年約3千名新病例發生。其中男性占9成,且好發於50-60歲

男性、且有年輕化趨勢。尤其食道癌初期沒徵兆,但是胃食道逆流卻是高危險群,醫師建議這類民眾應該要定期檢查,目前已有微創方式可以早期治療。

 

藝人安迪與裕隆集團前董事長嚴凱泰,他們均為家庭精神及經濟支柱,但相繼因食道癌驟逝時皆正值50多歲壯年期。

 

義大醫院肝膽腸胃科王文倫醫師表示,食道癌發生時,初期沒有徵兆,多數病人確診時已是中晚期,目前統計食道癌第三期患者約佔6成、第四期約佔3成,絕大多數患者已有局部擴散甚至轉移的現象,五年的存活率尚不到20%,為典型的早夭癌,所以一旦發現癌前病變,如食道鱗狀細胞異形增生(Dysplasia)及巴瑞特食道症(Barrett’s Esophagus)的徵兆時就應該重視並積極治療。

 

現在人由於飲食習慣不正常以及日常生活壓力增加,胃食道逆流變成了一種「文明病」王文倫說,國內外報告也表示胃食道逆流者,可能因長期胃酸對食道下段黏膜刺激,時間一久,為了適應強酸的環境,就可能產生變異,演變成所謂的巴瑞特食道症。針對胃食道逆流病患,目前已有很好的確診工具,若已經併發巴瑞特食道症切勿輕忽,應積極追蹤治療。

 

由於食道癌初期沒症狀且生長速度快,建議台灣男性年齡超過50歲,且有抽菸、喝酒、嚼檳榔及喝酒臉紅者,就算沒有吞嚥異常症狀,應定期安排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王文倫強調,根據義大醫院研究發現,曾罹患頭頸部癌症者,有高達20%比例會合併罹患食道癌,因此若是頭頸癌的病人,更應該定期安排內視鏡檢查,若發現食道鱗狀細胞異形增生(Dysplasia)等癌前病變,可使用內視鏡射頻消融療術治療,以微創且無刀的方式為病患對抗早夭癌,既有效又安全,治療後三天即可返回工作崗位,且健保署已通過此消融治療術的部分給付,讓更多有需要的病患能得到最適宜的治療。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儘管本土疫情已經趨緩,但不想增加染疫風險,不少台灣人這一陣子都想盡辦法減少外食,避免產生無謂的接觸,甚至紛紛改變原本的飲食型態,宅在家自行料理,要吃什麼才能提升免疫力、增強抵抗力?國內營養師大推快用咖哩入菜! 國內疫情爆發以來,大林慈濟醫院營養治療科每個月兩次分享防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人家越吃越少,當心是「老人厭食症」大警訊!尤其國際研究結果發現,有「老人厭食症」的人,未來衰弱的機率比沒有的人高出2.5倍,失能的風險也顯著增加40%,董氏基金會進一步提醒民眾,銀髮族一旦開始有厭食現象,未來有更高的比例會衰弱甚至失能。建議食物的選取:以容易咀嚼、消...

閱讀詳情 »

潘以泓/台北報導 致力於推廣植物精油的現代精油協會今日(10/2)舉行了一場寵物精油活動,將近4000名主人帶著心愛的寵物、毛小孩參與活動,除了貓狗等大眾常見的毛小孩之外,像是烏龜、肥鼠、天竺鼠、蛇等各式各樣寵物都現身線上寵物精油活動,現代精油協會理事長熊觀明提到,這是史無前例的活動,舉辦這個活動的...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金門縣政府於10/2-3設立長者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大型接種站,為縣籍65-74歲及具原住民身分為55-64歲以上施打,今日縣長楊鎮浯巡視各鄉鎮大型接種站,有感施打作業順利流暢秩序非常良好,感謝長者踴躍接種,四大接種站預計接種約2,200人,常住人口的覆蓋率逐漸提高,金門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