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飲食、作息、情緒莫名不對勁? 你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

飲食 作息 情緒莫名不對勁? 你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有這樣的問題嗎?自覺身體有問題看醫生卻看不出個所以然?身體某些病痛經常反覆發作,吃藥也吃不好?常不自覺處在或高、或低的極端情緒中,影響周遭人及生活作息?小心!這或許不是疾病所引發的適應症,也不是你個性遺傳天生的問題,而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了!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多 對病治療才能見效

身心科副院長洪文品醫師指出,人體自律神經一旦失調,影響最大的三個層面即為「作息」、「飲食」及「情緒壓力」,不僅睡眠失常、腸胃道系統受影響,身心也將因正、副交感神經無法達到平衡,進而產生亢奮、焦慮、煩躁、疲累等精神崩潰狀態,影響層面甚廣。不過最令人憂心的是,自律神經所反應在身體的病痛,往往會誤導民眾以為是外來疾病所引起,因此去看腦神經科、腸胃科、心臟科..等,檢查卻又都正常,如此光靠服用藥物的下場,好一點即是減輕病痛,壞者也可能只是暫時症狀轉移。在對症不對病的治療下,恐怕無法讓自律神經失調獲得真正的治療及緩解。

何謂自律神經失調? 身體煞車、油門失衡

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洪文品副院長解釋,人體的自律神經主導著每個器官的調節及運作,可分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兩者間就有如車子的油門及煞車系統,若搭配得宜,即可讓身心處於安全及平衡的健康狀態,一旦失調,將可能導致暴衝或失常。而自律神經失調可分為多種類型,舉例來說,若交感神經高、副交感神經低,屬於暴衝焦躁型,這類族群很容易處於高昂狀態,常出現肩頸痠痛、緊繃、情緒不穩、胸悶、入睡困難及消化道系統異常等狀況;若正、副交感神經相對較低,則屬於身心衰弱型,會每天都感到很疲累、精神不繼、身心交瘁,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反之若是交感神經很低但副交感神經高,則屬於消沉憂慮型,此類族群身體易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容易引發憂鬱、躁鬱症,需特別注意。

6旬退休師腸道、睡眠異常 治療自律神經失調改善

曾經有一位60多歲退休的老師,因為胃食道逆流及睡眠困擾而來,已經看遍台中各大醫院,藥物有吃有效沒吃又發作,整天都覺得自己沒有力氣。後來檢測出來發現交感、副交感都呈現極度低下的狀況,原來在長期累積的工作壓力及自我要求下,已經讓他健康資源過度耗損。經過高單位營養治療後,大大小小的毛病改善很多,現在每天都可以規律的去運動,四處跟朋友聚會。

你有自律神經失調嗎? 醫師這樣建議

該如何得知自己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洪文品副院長表示,可觀察自己是否有兩種以上的病症長期並存,且經就醫後無法得到一個明確的疾病診斷,或是透過「自律神經高敏感檢測分析量表」檢測自己是否為高敏感族群。若自覺疑似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醫師可進一步藉由量表分析成果及自律神經儀這類精密儀器的多面向檢測,歸納出你的自律神經失調類型,並採以不用藥的方法找出問題根本,針對正、副交感神經的失衡來對症治療。


飲食 作息 情緒莫名不對勁? 你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

洪文品副院長最後也補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透過五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的刺激,來誘導正、副交感神經的平衡,以利達到放鬆舒壓,例如:看美好及有興趣的事物、聽能讓自己感到放鬆的音樂及聲音、吃美味的食物、聞喜歡的香氛來緩解壓力,最後就是透過觸覺的撫摸或是按摩來釋放壓力。但最重要的還是應尋求專業身心科的協助,讓自己在專業醫師的指示下,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治癒方式。

【延伸閱讀】

過半糖尿病患者未察覺腎臟已病變 應及早介入管理預防洗腎

植入去顫器怕感染! 抗菌網袋助一臂之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0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許多注重健康的外食族到餐館或麵攤點餐時,都會擔心店家在餐點裡加味精,深怕一旦味精吃太多,會有口渴、頭痛、心悸等過敏症狀出現等現象,甚至有人傳言吃味精會中毒或是致癌;但味精吃多了,是否真的會傷身?味精屬調味劑功能的食品添加物 天然食物中也含有食藥署在食藥闢謠專區中指出,味精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好難想像美食當前,卻沒有辦法好好享受美味的佳餚!亞太牙醫教育學會會長暨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系特聘教授許明倫分享,他買了父親最喜愛的小籠包給他品嚐,後來因為父親咀嚼功能退化,即使看到喜愛的食物仍不願意進食導致體重下降,呼籲民眾提早重視咀嚼和吞嚥訓練,且家中長輩用餐時,盡量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最常見的頭痛為張力性頭痛,佔所有頭痛患者的80%,從前也稱為壓力性頭痛、緊縮性頭痛。其發生原因有很多,常認為此種頭痛是由於頭顱周圍肌肉筋膜收縮,刺激血管或筋膜周圍的疼痛受器所引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廖岐禮解釋,依照發生頻率和時間可分為:(1)偶發性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南報導】蔡政府決定明年元旦起開放含有瘦肉精 (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今天發表聲明,國際上絕大部分的國家是禁用萊克多巴胺添加到動物飼料,建議政府應於開放進口前進行更完整的風險評估。 國內近年爆發多起食安事件,如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被不肖廠商添加至食品中,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