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飽受耳鳴困擾夜不成眠 中醫針灸刺激耳朵穴位可緩解

飽受耳鳴困擾夜不成眠 中醫針灸刺激耳朵穴位可緩解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50歲葉先生飽受耳鳴所擾,經耳鼻喉科確診為神經性耳鳴,透過藥物治療後雖有改善,但進步幅度不大,令他相當憂鬱,直到去年透過針灸搭配電針及服用中藥等方式多管齊下,平均每周治療2至3次後,近半年來不僅改善失眠,終於不用聽著耳鳴聲徹夜難眠,也克服焦慮及憂鬱心情,恢復正常生活步調。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吳俊昌表示,患者自述3年前開始,耳鳴讓他每晚無法入睡,幾乎快得憂鬱症,直到透過針灸搭配電針及服用中藥後,發現耳鳴聲逐漸降低,「主觀耳鳴聲分數」(使用視覺類比量表,總分10分,分數越高聲響越大)由治療前8分,治療3個月後降至5分,6個月後主觀耳鳴分數剩2分,且自覺失眠情形大幅改善,雖耳鳴聲仍存,但僅在安靜時才會聽見,多數時間幾乎聽不見,也不再焦慮及憂鬱。


吳俊昌介紹,台灣平均每5個人有1人有某種程度之耳鳴,其中有5%患者會因嚴重耳鳴影響日常生活。耳鳴可區分為他覺性及自覺性,前者是他人用儀器或耳朵,聽到患者抱怨的耳鳴聲,後者卻只有患者自己才能聽得到,別人並無法察覺,由於耳鳴背後原因複雜,故初發性耳鳴需先經西醫專科醫師排除危險因素後,再考慮是否要以針灸配合治療,往往臨床上有顯著改善。 吳俊昌指出,中醫治療耳鳴方式主要涵蓋中、西醫的治療思維,取穴上使用傳統的中醫辨證思維,加上西醫神經解剖的思路,希望藉由「非典型路徑」(nonclassical pathway)治療;此路徑除了從內耳傳入神經刺激,也從其他的感覺系統傳入刺激,進而導致耳鳴的發生,因此,藉由針刺耳朶附近穴位並搭配電針,來抑制非典型神經路徑,減緩病患耳鳴。


此外,搭配耳穴治療部分,使用王不留行種子貼紮耳穴,可留置4到5天,平常即可對其按壓,可延長及加強治療效果。吳俊昌提醒,耳鳴的治療是長期抗戰,因許多患者擔心長期耳鳴是否造成聽力受損或全聾,故仍需衛教患者試著與耳鳴和平相處,以消除不必要之憂慮及焦慮。


更多NOW健康報導
▸香菇水煮湯添香氣又不浪費? 小心湯頭變農藥喝下肚
▸新興茶飲種類多元 可可豆殼、咖啡葉用來泡茶真健康?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有失眠困擾嗎?不少人白天工作忙碌,到了夜晚卻輾轉難眠,隔天上班精神不濟。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提供「五體投地助眠運動」,只要睡前做3分鐘,透過放鬆肌肉、調整呼吸,有助入眠的效果。700萬國人曾失眠 5人中1人慢性失眠根據統計,國人高達700萬人曾經有失眠,慢性失眠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為求快速方便,燙青菜是許多人烹飪的選擇。但用滿滿滾燙的熱水燙青菜,會讓蔬菜中的水溶性維生素溶解於水中。想要避免滿臉油煙又不想流失蔬菜營養,水炒蔬菜是近年正流行的快速烹飪法。燙青菜不好? 營養素易流失用沸騰的熱水燙熟青菜,加上調味,一道簡單的燙青菜就可以端上餐桌了。但是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0多歲的蔡先生,有三高病史,平時工作忙碌,常忘記吃高血壓藥;日前,他突然感到頭暈,忽然全身癱軟,同事緊急送他到醫院急診,確診為阻塞型腦中風,經醫師採取「經動脈取栓術」,成功取出腦幹血栓。蔡先生恢復狀況良好,一個月後即回到工作崗位。經動脈取栓術 直接疏通阻塞血管台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老年化社會到來,台灣失智人口持續攀升,然而失智症不僅是老人專屬疾病,根據2016年發表於美國期刊《中風》(Stroke)的研究指出,三十至五十歲的青壯年族群,血壓比正常值每高出20mmHg,罹患血管性失智症風險將升高62%。低估高血壓危險性 28歲工程師腦中風險失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