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養出「好」膽固醇 運動+飲食雙管齊下

養出「好」膽固醇 運動+飲食雙管齊下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中年女子狂吃瓜子、堅果類零食從早吃到晚,結果腹痛就醫時,血糖飆高,就連血液也變成乳白色的「牛奶血」。瓜子、堅果類幾乎是居家必備零食,許多民眾卻不忌口,導致本身慢性疾病復發,尤其是高膽固醇疾病。

每天堅果攝取不超過1份 約等於腰果5

部立桃園醫院護理師賈善閎提醒,堅果富含脂肪,易讓人不小心吃太多,導致血脂與血糖攀升,嚴重時可能血糖過高而導致酮酸中毒。根據衛生福利部健康署建議,每天堅果種子類攝取量為1份,約是大顆的堅果(腰果、杏仁果)5顆或是小顆的堅果(花生)10顆。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LDL-C,過多時會沉積在動脈血管壁上,使動脈硬化狹窄,長久累積就可能形成各種心血管疾病,被稱為「壞」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HDL-C,被認為有保護心血管的功能,被稱為「好」膽固醇。根據衛生福利部健康署資料顯示總膽固醇數值,是由HDL、LDL與三酸甘油脂所計算而成,正常值為200 mg/dl 以下,若超過240mg/dl即為高膽固醇血症。

改善高膽固醇 飲食、運動雙管齊下

若想要降低膽固醇問題,應更注意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建議可適當攝取蔬果中水溶性膳食纖維幫助控制血中膽固醇濃度,水溶性膳食纖維的來源以瓜果類、蕈菇類蔬菜和水果為主,如蘋果、柳丁、柑橘、花椰菜、胡蘿蔔等,促進體內膽固醇代謝。除了瞭解食物中哪些可以降低膽固醇,你還必須知道如何選擇食物,才不會不知不覺間,又讓膽固醇升高。

選擇肉類時,選擇瘦肉、雞肉要去皮。建議每天吃5兩肉,1兩約是2根手指大。另外培根、火腿、香腸這些食物的油脂很高,都是飽和脂肪,會增加膽固醇的量,儘量避免。盡量使用橄欖油烹調,避免動物油及奶油。賈善閎護理失表示,運動方面依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可施行「運動531法則」,一周至少5次、一次30分鐘,心跳快至110下/分,需依個人身體狀況再做調整。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6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佈,新增2名新冠死亡個案,分別是案1522與案2095;案1522曾傳快篩陽性,台北市台安醫院拒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解釋,應是先安置在家等待,或等待PCR檢驗結果,案2095則是亞東醫院院內感染確診病人,檢驗確診後次日病逝。 案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疫情尚未退燒,昨日新增333例,今(18)日稍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40例本土、5例境外移入。其中兩名確診者(案1522、2095)死亡,至今累計死亡個案14例。記者會中教育部同時宣布,為因應疫情警戒,降低群聚感染風險,於5月19日起至5月28日止,全國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地中海貧血屬於隱性的先天性遺傳疾病,主要因先天性紅血球結構異常,導致容易破裂,這時攜氧功能就會不足,輕度患者並不影響生活。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部顧問醫師彭慶添指出,寶寶3至6個月大時,正處於胎兒血色素轉換為成人血色素,若發現寶寶常臉色蒼白,就要注意是否為乙型地中海貧血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8)日台灣本土新冠疫情稍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全國新增245例新冠個案,包含240例本土與5例境外移入,新北市確診最多例,共有106人確診,重災區中和33例,台北市則有102例,重災區萬華48例;指揮中心陳時中表示,有觀察到萬華快篩陽性率下降,但仍然不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