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增2名新冠死亡萬華婦確診失聯! 急診與隔離病房塞爆

增2名新冠死亡萬華婦確診失聯! 急診與隔離病房塞爆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佈,新增2名新冠死亡個案,分別是案1522與案2095;案1522曾傳快篩陽性,台北市台安醫院拒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解釋,應是先安置在家等待,或等待PCR檢驗結果,案2095則是亞東醫院院內感染確診病人,檢驗確診後次日病逝。


案1522倒臥家中死亡送醫仍不治 案2095院感確診死亡


陳時中表示,案1522是1名60多歲女性在萬華工作,5月10日出現發燒症狀,14日就醫採檢,16日確診,在17日經發現倒臥家中,同日緊急送醫搶救,生命跡象無法恢復不幸死亡;針對外傳拒收一事,陳時中回應,因確診人數增加,等待安置時間變長,也可能在家等待核酸檢驗PCR結果。


陳時中持續說明,另一名死亡個案(案2095),是1名80多歲男性,具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腎衰竭、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肺纖維化等病史,5月16日因匡列接觸者採檢確認陽性,Ct值25,17日病情惡化,經急救仍不幸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補充,個案照顧看護也曾匡列採檢,PCR呈現陰性。


急診數量暴增醫生自曝「戶外插管」 全台隔離空床僅剩241床


目前台北市與新北市許多醫院急診人數暴增,振興醫院急診醫師在網路發文,該院急診病患在戶外插管治療;陳時中特別回應,該訊息應醫師自己放在網路上,可能因擔心急診室內人都擠滿了,急診室空間太擁擠,反而讓救助環境不佳;陳時中呼籲,疑似或確診未入院病患,應在家隔離等待通知。


指揮中心統計,全台隔離病房空床數僅有241床,分別為臺北區47床、北區 15床、中區33床、南區54床、高屏區 65床、東區 27床;陳時中強調,目前已經沒辦法確診,就送負壓隔離病房,無症狀或輕症患者多會安排在家隔離等待,不論病人本身、同住家人、照顧者都要小心應對。


確診在家等待安排 照顧者與病患都要小心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提醒,如果確診新冠肺炎或快篩陽性,在等待安排住院前,照顧者首先要確定自己,與確診者最大程度不接觸,如果是高風險族群,例如65歲以上年長者,或有潛在疾病,不要直接照顧確診病患,也不要共餐,最好分別使用衛浴設備,若不得也要保持空氣流通,每次使用都要消毒。


莊人祥持續說,如果照顧者需要進入房間,雙方都要戴上口罩,如果可能接觸污染物品,必須戴上手套,最好使用稀釋漂白水清理常接觸物體表面,記得提醒病患多喝水,可視醫囑服用藥物,即便症狀好轉也不能放下戒心,如果發現症狀惡化,察覺喘、呼吸困難、胸痛、嘴唇與指甲床發青,立即播打119。


增2名新冠死亡萬華婦確診失聯! 急診與隔離病房塞爆

▲照顧家中確診者指引1/2。(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增2名新冠死亡萬華婦確診失聯! 急診與隔離病房塞爆

▲照顧家中確診者指引2/2。(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解鎖重症治療盲點! 逆轉疾病從改善細胞間質環境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說到秋冬進補,最最少不了的就是山藥了,怎麼吃最有效呢?來聽聽專家們的意見~ 圖片來源 舒展皺紋—乾果山藥泥 南京市中醫院皮膚科祁堅副主任中醫師介紹,面容多皺紋,多是因為脾胃兩虛。可以試著吃點乾果山藥泥進行調節。 鮮山藥或馬鈴薯500克煮熟,去皮,壓泥,再擠壓成團餅狀,上置桃仁、紅棗、山楂...

閱讀詳情 »

我在三、四十歲時,膝蓋骨痛得很厲害,上幾級台階都要扶牆而行,醫生診斷為膝蓋骨變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質增生。 醫生還說沒有什麼特效藥,這是人開始老化的常有病,給我開了些風濕止痛藥。有一次,我下班回家,空腹服了這種藥,結果胃痛大發作,又痛又吐,上醫院打了二瓶吊針才好,原來這種藥空腹不能服。後來,還聽...

閱讀詳情 »

乾媽住在廣州,是土生土長的大眼睛白皮膚廣東美女(廣東也有很多美女哦),而且集勤樸,善良,賢惠於一身(經常感慨乾爸好福氣,娶了乾媽)。 乾媽擅長廣東菜,把她家祖傳的清蒸魚做法手把手教給了我。 圖片來源  清蒸魚是最簡單,最健康(赤身除外?),最美味的做魚方式,可謂廣東人最偉大的創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前總統李登輝小中風經由台北榮總醫療團隊治療後,已於日前出院返家自行復健;亞洲物理治療聯盟理事長簡文仁指出,中風復健有二大原則,一為動作功能的恢復,二為生活功能的恢復。 台北榮總醫療團隊檢查發現,李前總統的左側大腦外緣小血管栓塞,以致右手掌麻痺;經由該院治療後,他的食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