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餵奶不塞奶 讓哺乳不再是媽媽產後的噩夢

  凡是餵母奶的媽媽,莫不擔心發生塞奶的狀況,除了疼痛難耐,還會衍生可小可大的問題,有過塞奶經驗的媽媽無不視之為噩夢一場!為了不讓噩夢發生,母乳媽媽應該知道如何做有助預防塞奶。

  臺安醫院護理師暨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王麗玲表示,「塞奶」是指該移除的奶水未被適時移出,而淤積在乳腺管內,漸漸地,滯留的乳汁就會變得黏稠而不好移出。當母奶中的脂肪酸凝結成凝乳塊時,就會塞住出口,使得後面的乳汁無法順利分泌及移出。不論是親餵或瓶餵,都有機會發生塞奶。

塞奶常見5原因

  王麗玲泌乳顧問指出,的確有些人的體質很容易塞奶,但除了體質因素外,她提出常見塞奶原因如下:

(一)寶寶吃錯位置未能有效移除奶水

  若寶寶含乳方式不正確,就只能吸出乳房內少部分的奶水,讓其他的奶水淤積在乳腺管內。

(二)奶餵得不夠多

  餵奶的時間及次數不夠,沒能讓奶水移出。尤其是在還未供需平衡時,寶寶不吃奶,媽媽又未將奶水移出,很容易就塞奶。

(三)穿著衣物太緊或躺著壓到乳房

  若媽媽穿著太緊的衣物或胸罩,或躺著壓到乳房,這都會阻塞一部分輸乳管,而影響乳汁的流出。她補充,「媽媽在餵奶時,若以指頭壓住部分的乳房,也會阻塞奶流」。

(四)乳房大

  由於乳房大且又垂著的關係,會讓乳房下方的引流較差,未能移出的奶水將成為塞奶的元凶。

(五)乳管阻塞或乳腺炎導致塞奶

  不論是輸乳管阻塞或乳腺炎,都會阻礙奶水無法順利流出,塞奶與乳腺炎互為因果,可能是因塞奶而導致乳腺炎,也可能是乳腺炎造成塞奶。

  雖然塞奶可能引起大問題,王麗玲泌乳顧問建議,可先以下方法進行自救:

  (一)讓「最佳吸乳達人」寶寶不限時間及次數的有效吸吮,可望改善塞奶的情況。

  (二)先擠出一些奶水,讓寶寶好含住乳暈

  (三)若無法直接餵奶(或嬰兒吸吮不佳),就應該將奶水擠出。

  (四)餵完奶或擠完奶後,若仍感到脹奶不適,可冷敷或用冷藏的高麗菜葉敷乳房。

  塞奶往往令人感到疼痛不已,如果自救仍無法解決問題,出現以下狀況,請儘快就醫:

  (一)奶水被排出後24小時內,狀況仍未明顯改善。

  (二)乳頭破皮皸裂、乳房局部疼痛、皮膚發紅。

  (三)有疲憊感,並出現體溫超過38℃的症狀。

  若不及時處理塞奶狀況,淤積的乳汁將容易變成細菌的溫床,進展為乳腺炎,嚴重時可能形成乳房膿瘍,必要時,需要外科手術處理膿瘍部分。

  只要是以母乳哺育的媽媽,人人都有機會在任一時間點碰上塞奶的問題,撇開體質因素外,還是可依發生原因找出預防方法,王麗玲泌乳顧問說明如下:

  (一)產後儘快哺餵

  (二)頻繁地哺餵

  (三)有脹奶就要移出奶水

  (四)不時讓寶寶變換姿勢吸奶

  (五)留意容易造成乳管阻塞的食物

★原文刊載於2019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84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照/食藥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一年賣出500萬顆的減肥藥,驚爆恐增加罹癌風險!美國FDA今(14)日發布經由一項安全性臨床試驗結果,發現含lorcaserin成分藥品可能具有增加罹患癌症風險,已要求該成分藥品許可持有商自發性撤銷在美國的上市許可,食藥署晚間也緊急宣布要求「...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網路)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已經有218人確診的「鑽石公主號」,船上旅客曾上岸在基隆、雙北市等景點趴趴走,今(14)日有好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曾於1月31日前往北北基地區重要景點的民眾自我健康觀察監測期晚間6點半期滿;而目前密切接觸者、有風險者中仍剩6人檢驗中,...

閱讀詳情 »

▲陳時中抨擊中國以各種理由拖延武漢包機。(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接回滯留武漢台商的第二班包機,究竟何時能成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4)日罕見重話抨擊中國方面以各種理由拖延,他對此感到非常遺憾,也強調如果第二班包機要成行,中方必須...

閱讀詳情 »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門第一線防堵武漢肺炎,目前針對自中港澳地區(含轉機)來台旅客,得填健康聲明書,一一發居家檢疫通知書,常造成通關大塞車,且從機場到指定居所也常因資料時間差發生「空窗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宣布開發完成「入境檢疫系統」,掃描QR Co...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