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絨毛面材質竟引發淋巴癌 衛福部回應了

  隆乳時若選擇採用「絨毛型矽膠乳房植入物」,可能潛藏淋巴癌風險。法國去年12月拒絕展延某廠牌植入物的安全許可,因為該醫材可能與「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有關聯性,今年2月,15名法國女性因為使用乳房植入物導致健康遭受危害,集體對法國政府和製造商提出刑事訴訟,引發外界關注。

  據統計,台灣去年共有393名「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癌」,但目前尚未分析其中有多少患者是因曾接受過隆乳手術所致,台灣女人連線日前召開記者會,抨擊衛生福利部對此事消極、不作為,罔顧女性健康風險。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楊國輝指出,與乳房植入物相關的「分化不良性大細胞淋巴瘤」屬於罕見的T細胞淋巴瘤,目前被發現在義乳周圍的「莢膜」中。截至去年9月,全世界已發現457件相關案例,其中334件與植入物類型關,310例為「絨毛面」義乳,「光滑面」義乳只占少數。目前台灣、東亞及東南亞都尚未出現確診案例,民眾其實不必驚慌。

  「分化不良性大細胞淋巴瘤」並非乳腺組織的癌症,發生率極低,僅25,000至30,000分之1。大部分患者是在隆乳多年後才發生單側或雙側性莢膜內積水,乳房逐漸腫大。

  國外研究顯示,確診後應該儘快接受雙側莢膜全切除,以及移除植入物,標本送病理檢查,大多數患者可完全治癒,但切除不完全將增加復發機率,且提高死亡風險。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常務理事蔡豐州、台北醫學大學腫瘤科戴承正教授聯合指出,腫瘤生成多和環境刺激有關,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的報告進一步強調,大細胞淋巴瘤並未和乳房植入物畫上等號,相關證據有待驗證。

  至於已植入絨毛面義乳的女性該如何面對這起事件?台大醫學院臨床副教授鄭乃禎建議,因為此癌症發生率極低,不建議採取預防性措施,取出義乳,只需定期追蹤。但如果術後傷口痊癒後,卻出現疼痛、腫塊、腫大或不對稱,應儘快尋求醫師評估及診斷。

  針對此事件,衛福部預計3月中公告,要求乳房整形手術同意書中須加入風險告知。食藥署則將盡快分析台灣「分化不良性大細胞淋巴瘤」個案,找出多少人曾有隆乳經驗。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秘書長、高雄長庚整形外科主任林燦勳提醒,隆乳手術之前應慎選醫師,術後須定期回診檢查。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公布,台灣目前新增2例英國變種病毒,為先前倫敦返台班機的一英籍旅客案793,和英國籍70多歲男性案799。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明,目前累計4例英國變種病毒個案,其中1例為重症,正在使用呼吸器,不過該案本身有危險因子,分別為高齡、有心臟血管疾病、肥胖,「本來就...

閱讀詳情 »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在武漢肺炎疫情肆虐下,台灣仍維持正常生活,但也質疑台灣還能與世界隔絕多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台灣並沒有真的鎖國過,只有減少往來,他也認為即使疫情再延續,憑著各界努力防疫的成果,台灣仍可以持續很久。對於有外界質疑,為防堵疫情,台灣鎖國還能鎖多久?陳時中下午...

閱讀詳情 »

中國日前將在台籍民眾納入優先安排接種武漢肺炎(COVID-19)疫苗施打對象,有媒體詢問,是否可以所短隔離時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苗還沒有打到完整,且要打到第二劑後,觀察身體是否有抗體,屆時就可以縮短檢疫時間,但現階段還沒有考慮這件事情,「因為科學證據還不足」。近日中國開始施打疫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去年一名返台第12天後發病確診的案719浙江台商,同間防疫旅館、同時期,又爆另一名德籍確診個案案693入住,令本土感染的疑慮不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兩人的病毒基因定序幾乎一樣,研判屬同一系列,不過由於旅館其他工作人員及環境採檢皆為陰性,判定沒有擴散疑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