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好消息!長庚3病人找到關鍵單株抗體 有望「阻斷新冠病毒入侵人體」

▲(照/長庚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醫療團隊抗疫再傳捷報!長庚大學、長庚醫院與中研院、國防部預防醫學研究所、牛津大學共同組成的跨國合作團隊,經過兩個半月時間,今(7)日宣布成功從3個病人身上的B細胞中找到25株抗體,透過這些可結合病毒的單株抗體可進一步開發快篩試劑或治療藥物;以快篩為例,半小時內就可得知結果。

研究團隊亦成功分離出22種新冠肺炎的病毒株,並取得病毒全基因序列,這些病毒株來自世界各國不同的病毒類型,可進一步作為檢驗試劑或抗病毒治療的材料。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黃冠穎表示,B細胞是人體製造抗體的唯一免疫細胞,研究團隊是從該院的3位病人的B細胞中,找到25株抗體,其中13株可結合新冠病毒表面突刺蛋白質(S)的人類單株抗體,以及12株可結合新冠病毒核蛋白質(N)的人類單株抗體,透過這些可結合病毒的單株抗體可開發檢驗或治療試劑。

最值得注意的是,黃冠穎強調,目前發現其中有1株結合突刺蛋白質(S)的單株抗體,可與病毒抗原競爭冠狀病毒細胞受體(ACE2),有機會可以抑制病毒進入人體,他形容,好比搶在病毒開門「侵門踏戶」之前就用大石頭阻斷大門。但黃冠穎說,不像快篩可以早點上陣應用,治療藥物的研發還得視狀況有一大段路要走。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教授施信如指出,這株結合突刺蛋白質(S)的單株抗體可阻撓病毒侵入人體細胞,因此可以用來阻斷病毒進入人體細胞,避免病毒在人體內複製繁殖,如果未來在人體試驗驗證有效,便可做為治療或預防新冠肺炎感染之用。且因為是來自人體的抗病毒抗體,將來用於治療時,安全性相對於動物抗體較高。

單株抗體過去就有「神奇子彈」之稱,用於對抗伊波拉病毒就是一個例子,黃冠穎說,過去已有單株抗體顯現治療伊波拉病毒的效果很好,成為除了研發疫苗之外的另一途徑。

黃冠穎說,同樣的技術,長庚團隊過去也已應用於流感、腸病毒以及H7N9之上,透過人體感染病毒後對抗感染自然生成的抗體來辨識病毒,開啟快篩以及治療藥物的下一步。

施信如強調,這25株抗體可以用排列組合的方式用來做檢驗試劑,這種策略一定可以提高COVID-19檢驗之靈敏度及專一性。本項突破性發展已與台塑生醫洽談,後續將繼續與團隊合作著手進行相關人體試驗及試劑開發,有關抗病毒藥物開發也將結合國內藥界共同研發。

好消息!長庚3病人找到關鍵單株抗體 有望「阻斷新冠病毒入侵人體」

照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驚!染新冠肺炎「要命程度」關鍵 中國研究曝4種慢性病提高病死率

擔心染疫不敢上醫院… 她突腿麻、手拿不動筷拖半天成右側全癱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 東京奧運因新冠肺炎延期,讓原本蓄勢待發的選手被迫拉長戰線,打一場365天的延長賽,對身心都是很大挑戰;一度傳出打算在東奧結束後退役的世界球后戴資穎,日前受訪時也坦言,太久沒出賽怕會生疏,需要參加一些模擬賽,找回比賽節奏。大家不經想問,小戴能不能眾望所歸為台灣抱回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國內細胞治療又有新進度。正在展出的「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上,花蓮慈濟醫院宣布,得到衛生福利部通過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申請計畫,將是國內第一個臨床上核准可用在神經損傷的療法。根據國外已有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有一半機率可幫助全癱患者達到顯著意義的進步。 衛福...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案688至691),其中1人自印尼入境,其餘3人自美國入境。指揮中心表示,案688為印尼籍30多歲女性移工,今年11月13日來台工作,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入境迄今無症狀,檢疫期滿前採檢為陰性。個...

閱讀詳情 »

國內今天新增4例境外移入,案689為法國籍40多歲男性,因工作於11月23日前往美國,曾被毒蜘蛛咬傷,分別於11月27日及28日至當地醫院就醫,11月30日入境台灣後前往防疫旅館居家檢疫,並於12月2日收治住院隔離及採檢,個案12月3日出現嗅味覺喪失,於今日確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被毒蜘蛛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