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搶下台灣第一!細胞治療脊髓損傷 花蓮慈濟拿下衛福部核可首案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國內細胞治療又有新進度。正在展出的「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上,花蓮慈濟醫院宣布,得到衛生福利部通過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申請計畫,將是國內第一個臨床上核准可用在神經損傷的療法。根據國外已有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有一半機率可幫助全癱患者達到顯著意義的進步。

衛福部是在日前正式通過尖端醫與花蓮慈濟醫院的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申請計畫。而這次核准案也是花蓮慈濟醫院第8件細胞治療許可,目前該院已在抗癌、退化性關節炎治療、運動傷害、脊髓損傷、腦中風等方面擁有細胞治療許可。

在國內率先投入細胞治療、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脊髓損傷患者有9成一輩子離不開輪椅,日常生活也需人長期的照護,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國內脊髓損傷發生率,每年每萬人有2.46件,相當於每年都有4到5千個家庭因為脊髓損傷而破碎。

脊髓損傷患者最大挑戰,在於大多數餘命與正常人差不多,因此一般要承受超過40年的殘疾生涯,國內相關資料顯示,平均每位患者耗用的社會成本多達2500萬。

林欣榮強調,目前細胞治療有兩大方向,一個是幹細胞再生醫學,一個是癌症免疫細胞治療,花蓮慈濟醫院已經通過免疫細胞CIK治療實體癌第一到三期與第四期、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與退化性關節炎外,未來將致力發展各類細胞治療技術,守護寶貴生命並提升病患生活品質。

照片來源:花蓮慈濟醫院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機器人」橫行台灣醫療科技展 開刀房搬物資、中風復健全靠它

確診多4例!染疫最老90多歲老翁台美兩地居住 還有法國男遭毒蜘蛛咬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天多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其中3人自印尼入境,皆為印尼籍移工;另1人為比利時籍30多歲男性,受台灣公司邀請來台從事商務活動,而該名男子檢疫期間曾一度出現嗅味覺異常症狀,但未就醫及通報,直到檢疫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年逾65歲,台灣人有些錯誤的飲食型態恐害你提早陷入「肌少症」危機。人口老化,肌少症已成銀髮族看不見的健康危機,研究就指出,光是臥床休息5天就會導致約1公斤的肌肉組織丟失。而董氏基金會今年訪談國內長者,更發現「粗茶淡飯、挑軟的吃、三餐不定」的3大錯誤飲食造成老人肌肉流失...

閱讀詳情 »

工作忙碌,讓便當常常放到涼還來不及吃,這類使用紙盒盛裝的便當可以直接放進微波爐加熱嗎?高雄市立鳳山醫院孫兆良營養師表示,由於紙盒、紙杯通常在紙漿之外還會加上一層防水、防油的食用蠟或塑膠淋膜,因此,並非所有紙製品都適合放入微波爐加熱!為確保健康與安全,建議將食材移到玻璃或陶瓷容器中微波復熱,更能確保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定期量測血壓是預防心血管疾病上身的不二法門,尤其冬天低溫或溫度驟降,皆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但一般人常有疑惑,到底多久該量一次血壓才對?食藥署其實有標準答案,原來一般健康人建議1個月1次;如果是40歲以上、停經婦女,則要提升頻率到每周1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