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多久該量一次血壓? 40歲以上、停經婦女跟一般人頻率不一樣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定期量測血壓是預防心血管疾病上身的不二法門,尤其冬天低溫或溫度驟降,皆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但一般人常有疑惑,到底多久該量一次血壓才對?食藥署其實有標準答案,原來一般健康人建議1個月1次;如果是40歲以上、停經婦女,則要提升頻率到每周1次才夠。

食藥署今(11)日舉辦「冬天到,血壓控制藥注意」記者會,關心民眾應多注意溫度變化,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銀髮族及有高血壓相關慢性病的病人都應該多注意自身血壓的控制。

食藥署簡任技正黃琴喨強調,與一般人不同,若有高血壓者或高風險族群,量測血壓的建議時間點,得遵循「722原則」即每周量7天、每天量2次、血壓量2次,才能隨時掌握血壓波動,調整用藥。

至於量測血壓時也有重點要注意!食藥署提醒,應保持心情放鬆,坐在有椅背的椅子上測量,測量時勿講話;前臂及手肘放到桌面上手心向上,綁帶則要綁在裸露的臂膀上與心臟約在同一水平。

食藥署強調,成年人正常血壓值的收縮壓應小於或等於120 mmHg(毫米汞柱),且舒張壓應小於或等於80 mmHg。

黃琴喨說,一旦收縮壓達130 mmHg 或舒張壓達85 mmHg,血壓即有偏高情形;當收縮壓達140 mmHg或舒張壓達90 mmHg以上就為高血壓。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一經確診為高血壓應依醫囑吃藥控制,醫師會根據病人年齡、血糖、腎功能等因素,給予適合的藥。

近來天冷血壓易飆高,食藥署呼籲民眾做好血壓3C自我管理:記得定期量血壓(Check),自我監測、紀錄血壓變化情形,亦可幫助醫療人員瞭解血壓控制情形,作為治療依據;健康生活型態不可少(Change),落實良好生活型態,冬令進補同時,仍應注意低油、低糖、低鹽、高纖飲食,拒絕菸酒,適度運動,良好的體態有助血壓控制;按時吃藥要記牢(Control),高血壓病人應持續規律服藥,切勿擅自停藥或更改服藥劑量,讓病情得到妥善的控制。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輝瑞、BNT新冠疫苗台灣有機會靠「它」買到! 莊人祥揭可能時間點

2印尼女移工「無症狀」確診! 來台13天後雙雙證實染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抗生素是用以抑制細菌感染的用藥之一,若因病需要使用抗生素時,醫師或藥師都會特別叮囑一定要把所有的抗生素吃完,以免發生更嚴重的抗藥性問題。然而,若不慎忘記按時服用抗生素時,該怎麼補救才好呢?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若發現逾時未吃抗生素時,最好盡快補吃,之後再回復正常的服藥頻率即可。柳醫師也提醒,...

閱讀詳情 »

▲上班族職場常面臨壓力。(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上班族壓力大,但壓力來源在哪?董氏基金會調查就發現,國內受訪者在職場上總是或經常感到壓力的事件前「5大壓力」排行榜,分別為:業務、健康、時間、上司(主管)以及進修。專家進一步提醒,企業主應關心員工心理健康,...

閱讀詳情 »

口腔保健的重要性不言而諭,然而,還沒長牙的小寶寶也要做好口腔保健嗎?又該如何做呢?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建議家長應及早養成孩子口腔保健的好習慣,包括從小就幫寶寶在餐後擦拭牙齦、長牙後應養成刷牙習慣等,美國兒童牙醫醫學會也建議孩子應於1歲開始規律接受牙科檢查,以確保幼兒的口腔健康。  維護口腔健...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鍾藝 一份新的報告顯示,最常影響手指和腳趾的血管疾病也會出現在乳頭上,並引起一連串母乳餵養問題。 報告作者解釋道,這種被稱為雷諾現象(也稱為雷諾氏病)的病症在影響乳頭時常常無法引起人們的重視。雖然這種病並不常見,但作者呼籲大家提高對此疾病的認識以便能更好地診斷病情。威斯康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