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首部零接觸智慧防疫自助機 中壢北醫大新國民醫院引進

首部零接觸智慧防疫自助機 中壢北醫大新國民醫院引進
首部零接觸智慧防疫自助機 中壢北醫大新國民醫院引進 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引進南桃園地區第一台「零接觸智慧防疫自助機」(見圖),整合實名制管理、AI 影像辨識、雲端數據平台與感測讀取裝置設備,入院的民眾於醫院出入口,只要插健保卡、抬頭看鏡頭即完成體溫偵測、口罩配戴檢查及TOCC(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群聚史)相關資訊查詢,快速有效落實入院管制,並降低人員之間的接觸,降低感染風險。倘若醫院發生疫情,各項監控數據管理報表也可自動彙整,協助政府進行疫情追蹤調查,有效地控制群聚感染風險。

自2020年初疫情爆發以來,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桃園市政府指示,落實體溫監測、TOCC查核、勤洗手、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等防疫措施。2021年1月桃園市疫情升溫,立即於第一時間進行院內員工足跡與相關接觸史調查,主動將原訂舉行的全院活動延期、取消尾牙餐會,改為發放全體員工禮券,並且實施醫院入口管控、調整陪病規則、落實全院同仁健康管理等規範,以確保醫院安全。

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許永和院長特別提醒全院同仁「照顧病人前,先照顧好自己」,務必遵循防疫四步驟「自我防護戴口罩、發燒篩檢測體溫、落實詢問旅遊史、防範院內互感染」,全面落實防疫措施,做好自主健康管理,持續守護民眾健康,也呼籲社區民眾力行「量體溫、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全民共同守下防疫的關鍵一局。


【更多新聞】

  • 兒童墜樓事故暴增近4倍 家長勿輕忽獨處風險
  • 淡水漁人碼頭魚藏餐廳 外帶年菜伴您過好金牛年
  • 買年貨勿試吃清潔手部 社區防疫視訊取代見面
  • 相關推薦

    甚麼牙居然讓醫師拔到手痠 治療椅上大小不一致的黃白色塊狀物體,並不是麵包屑,而是這名男童的牙齒,而且竟然還多達232顆,過去它們隱藏在右下頜,讓男童長期飽受腫痛之苦,以為是一種不治之症,後來經過醫師診斷為複合性牙瘤(composite odontoma),才知道能透過手術來處理,醫師與兩百多顆牙齒之...

    閱讀詳情 »

    引導語:生命只有一次,對於誰都是寶貴的,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是幸福的。請隨著小編一起,認真讀完這15條家庭急救常識吧。相信你一定受益匪淺,受用終生。 1、異物入眼 任何細小的物體或液體,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滌劑進入眼中,都會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損傷眼角膜。 急救辦法:首先是用力且頻繁地眨眼,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