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馬拉松跑出「椎間盤突出」 三度手術失敗醫出動這招救回行走能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3次手術失敗,仍不放棄!一名熱愛馬拉松運動的女子,每天有運動習慣,7年前一次跑完馬拉松後,發現左下肢異常痠麻痛,檢查發現脊椎滑脫合併椎間盤突出需要開刀,先後接受3次手術,不僅沒能恢復健康,還導致慢性腰痛,嘗試各種療法皆無療效,必須靠止痛藥才能度日,最後接受經脊椎前路手術「翻修」融合不良的假性關節,術後隔天就能下床走路。

收治病人的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骨科副院長簡瑞騰表示,該女子一開始還因擔心手術風險太大,一度依賴傳統療法度日,不料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只要一跑步,腰和腿就會痛到受不了,慢慢也變得左下肢無力,才決定接受手術,沒想到手術卻是一波三折。

原來女子第一次手術切除椎間盤後,原以為可以恢復正常,沒想到反而變成右下肢疼痛,再到醫院檢查,醫師建議需要再做融合手術,但二次手術後仍然未獲得改善,反而變成左右腿每天都痠麻痛,醫師懷疑可能是對骨材排斥,建議第3次手術取掉植入的鋼釘。

簡瑞騰說,女子短期內連開3次手術換來的竟是腰部及左下肢疼痛加劇,無法久坐,也無法站立,更讓她吃不下也睡不著,嘗試做了熱凝、神經叢分離、神經阻斷等療法,但都無法根治疼痛,最後每天都必須靠著高劑量的管制類止痛藥(類嗎啡)才能度日。

簡瑞騰仔細詢問病史、神經理學檢查,並調閱了術前術後所有的影像檢查,抽絲剝繭後,這才發現女子是腰椎第三、四節融合不良而形成「假性關節」,導致脊椎鬆動、不穩,逐漸引發變成痛源點,必須手術翻修。

簡瑞騰說,考量女子已歷經3次腰椎後路手術,後背肌肉群早已形成嚴重疤痕、攣縮組織,不宜從背後再劃一刀,所以選擇腰椎前路手術,將鬆動的支架移除,從骨盆骨截取3公分的自體骨植入後,再以鋼釘做內固定,除了能把痛源處被腐蝕掉的骨頭及周邊組織徹底清除,還能修補融合不良的假性關節,最大好處是可避免再次傷害後背肌肉,一舉三得。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陳時中一通電話送暖詹雅雯 拍胸脯「第2次我也敢去」鼓勵她再開唱

只有社工喝得到! 2萬杯「阿中部長咖啡」免費送全台社工人員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心血管疾病到底會不會遺傳呢?我爸爸、爺爺都有,我就算是高危險群嗎?究竟哪些人在飲食或生活習慣的不佳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呢? 相信許多民眾對於血管的維護、預防血管病變的資訊上略有不足,這次每日健康邀請到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醫師來向大家說明,大家一定要張大眼睛看好...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你常突然間感到頭痛?或是因為月經來潮,面臨經痛問題?或是因為運動傷害或姿勢不良,出現手腳或肩頸痠痛? 疼痛是現代人常有的困擾,但是你知道使用止痛藥須注意哪些事項嗎?一天能夠吃幾顆呢?每日健康專訪甘誼文藥師來和說明正確用藥觀念,千萬要看仔細了!   止...

閱讀詳情 »

是不是常吃紅肉?真的是跟大腸直腸癌有明確相關呢?有人說早餐吃肉鬆就容易得大腸癌症是真的嗎?究竟要怎麼樣判斷呢?每日健康特別訪問到台北榮總黃聖捷醫師來幫大家解惑。   高溫烹煮才是關鍵 黃醫師表示,隨著飲食西化和精緻化,現在大腸直腸癌已經是國人的第一名,目前每年有一萬五千人會被診斷出大腸直...

閱讀詳情 »

常說將心比心同理心,在診間內很容易發生患者覺得醫師沒有同理心的情況;有時甚至覺得同樣都是病人,為什麼醫生會有差別待遇呢?醫護人員態度不能好一點嗎?明(5/24)晚9點中天綜合台36頻道《金牌大健諜》播出主題「醫生怎麼不懂我的心?!病人控訴大會!」邀請到張文綺、Eason、洪素卿,與主持人曾國城、情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