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心血管疾病容易遺傳?吳彥雯醫師:這些人血管堵住風險多10倍!



心血管疾病容易遺傳?吳彥雯醫師:這些人血管堵住風險多10倍!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心血管疾病到底會不會遺傳呢?我爸爸、爺爺都有,我就算是高危險群嗎?究竟哪些人在飲食或生活習慣的不佳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呢?

相信許多民眾對於血管的維護、預防血管病變的資訊上略有不足,這次每日健康邀請到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醫師來向大家說明,大家一定要張大眼睛看好了喔!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恐與家族性高血脂症有關

醫師表示,心肌梗塞或中鋒出現的年紀通常是40歲以後,因此民眾普遍認為心血管疾病都是中年期才會發生的疾病,不過這觀念其實不太正確,主要是因為現代人飲食西化,過於油膩、高熱量,導致現在即使才20、30歲,就有不少人受心血管病的折磨。

吳彥雯表示,去觀察這些年輕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會有一些公同特徵:1.家族史>>>特別要注意的是如果家人有「高血脂」的話,很容易導致你從小的”血脂數”不正常。2.接著要注意的是生活習慣>>>完全不運動,或時常熬夜的人,這也是促使血管硬化的兇手之一,因此即使你才20~30歲,也要注意自身的血管健康,千萬別忽視掉了喔!

認識家族性高血脂症

吳醫師表示,家族性血脂症發生率其實不低,每500人就有一位有這樣的問題。

不過你早期發現,早一點控制你的血脂、飲食等狀況,這樣就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家族性的高血脂症的患者,通常膽固醇會比一般人高出很多,以臨床來說,正常的低密度膽固醇應在150以下,而有家族性高血脂症的患者則會落在200~300之間,因此這些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說是相當高,甚至多出兩到五倍的危險性。

 

延伸閱讀

如何消滅體內有害膽固醇?超簡單就喝「減脂兩茶」從此遠離肥胖、心血管疾病

 

【本篇文章由《每日健康》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聞癌色變,癌症在台灣已經連續41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化療是抗癌的重要武器,尤其傳統化學療法搭配新穎免疫療法可提高病患存活率和治癒率,逐漸成為新世代治療方式,但部分傳統化療藥物副作用太強,常叫癌症患者撐不過,不得不因為藥物副作用而放棄化療,國衛院今(13)日發表最...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參考資料來源:  NHS inform 一般熟知貧血是缺乏鐵質,但體內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一樣會導致貧血的發生,這類的貧血又稱為「營養性貧血」,這會使人體血紅素合成量下降,而出現貧血及衍生其他併發症。 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時症狀 維生素B12和葉酸在體內...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網購新鮮蔬果方便之餘,也要當心農藥下肚!台北市衛生局今(13)日公布針對網路電商平台販售的乾貨類、生鮮蔬果、醃製及脫水蔬果進行抽驗,結果發現有3件農藥殘留不合格,包括知名的PChome、熊媽媽電商全部上榜。衛生局已經通知下架不得販售。 疫情影響,網路販售電商平台由於...

閱讀詳情 »

我們常聽到的自律神經系統(縮寫ANS),它還有一個可愛的別稱,叫做「植物神經系統(縮寫VNS)」。洛桑加參醫師出版《快樂醫學: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書》(時報出版)一書提到,之所以稱為自律,是因為這套系統能自動自發,心臟怎樣跳、瞳孔什麼時機縮放、荷爾蒙如何分泌、什麼時間要睡覺,它都能自主把工作安排好、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