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為什麼有的人抽血容易黑青?!如何分辨血的好與壞與保養~

抽血檢查時,緊張的時刻,就是針扎入皮膚的那一瞬間,相信不少人還會脫口說出「血怎麼這麼黑」,「血若是紅的,人生就是彩色的,血若是黑的,人生就是黑白的」,事實真是如此嗎?TVBS 56頻道《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教大家如何分辨血的好與壞。

為什麼有的人抽血容易黑青?!如何分辨血的好與壞與保養~


血的顏色黑濁表示身體有異狀?

事實上,一般抽血時,醫檢師會抽取手臂肘部,有青紫色血管的地方。因靜脈血管分布淺顯易見,因此,靜脈血液容易抽取。但在人體血液循環過程中,含有代謝物的血液流入靜脈,因此靜脈血的含氧量低,顏色較暗濁,故又稱為缺氧血,這是正常現象喔。

抽完血黑一塊消不掉,難道也是身體出狀況?

為什麼有的人抽血容易黑青?!如何分辨血的好與壞與保養~

多數人抽血後瘀青,都是加壓止血不完全所造成。抽血後,應於抽血處以棉花加壓止血5分鐘,不可搓揉,以免造成血管繼續出血及瘀青。每個人的凝血時間稍有差異,加上採血所用針頭粗細不同,針頭粗需較長的時間方可止血,因此應加壓5分鐘以上,以利止血。

●  血管較深沉沒有浮出的病患,醫檢師抽血時,只能以按壓血管的彈性來預測血管的深度,當針頭插入血管的深度或角度不對時,易造成血管傷口血液的流出造成瘀血。

●  血管太細或是血管病變容易破裂的病人。血管太細時,針頭插到血管就將血管壁插破,造成血腫。或是血管壁病變太脆弱,針頭ㄧ插入就破裂,造成瘀血。

●  有血液相關疾病的病患;例如血小板減少、凝固因子缺乏…等造成,建議由醫師診斷容易造成瘀青的原因。

動脈血?靜脈血?保養上男女有別嗎?

為什麼有的人抽血容易黑青?!如何分辨血的好與壞與保養~

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原動力主要來自心臟的收縮與舒張。心臟位於胸腔中,擁有強而有力的肌肉,且可以作規律性的收縮和舒張,收縮時,壓迫心臟內的血液流入動脈中;反之,舒張時,靜脈內的血液便流回心臟。

靜脈在功能上,不僅僅是血液回流入心臟的通道,整個靜脈系統的容量很大,而且靜脈容易被擴張,又能夠收縮,因此靜脈起著血液貯存庫的作用。靜脈的收縮或舒張可有效地調節回心血量和心輸出量。

節目中,主持人鄭凱云及專科醫師還提出,紅血球成熟的必需品:維生素B12、B6、葉酸、B2、B3和維生素C。因此,「造血、養血食物」不可少,多攝取含優質蛋白質,並含血基質鐵多的食物,如:肝臟、牡蠣、黃豆、蛋黃、腰子。養好血,讓您健康又逆齡。

更多精彩節目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週六4/22晚上21:00《健康2.0》。

《健康2.0》Youtube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流感季節來了,60歲的陳小姐日前到醫院接種流感疫苗時,聽了醫院志工的建議,順道做了免費的乳房X光攝影乳癌篩檢,沒想到2個禮拜後報告拿到手,竟要求她進一步檢查,歷經乳房超音波及切片檢查之後,果然發現惡性細胞,開刀證實為早期原位癌,幸好...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中小學學校午餐普及率近100%、影響超過150萬學生,想要孩子頭好壯壯,家長老師無不希望孩子能把「學校午餐吃光光」,但用錯方法有時候會適得其反,董氏基金會專家舉日本為例,就曾出現因引導方式不當而造成吃飯恐懼症(會食恐懼症)的...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網路流傳可以用吃剩的優格加牛奶再製成新優格,叫精打細算的民眾都躍躍欲試,卻得當心省不了錢還吃壞肚子!食藥署特別闢謠指出,吃剩的優格可能早被雜菌汙染,如果拿來再製成新優格,可能導致優格變質,甚至吃出腸胃炎。 原來已經食用的剩餘優格,因...

閱讀詳情 »

天氣轉涼,總是咳嗽咳不停嗎?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表示,換季時節常因氣溫變化、感冒、過敏都可能引起咳嗽的問題,若症狀輕微時,建議可嘗試按壓穴道來緩解不適,但若症狀嚴重時仍建議積極就診請醫師給予診斷評估。  秋冬時節氣溫轉涼,較容易出現乾咳的症狀,陳至奐醫師表示,建議可按壓這幾個穴道,可達到止咳、護肺之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