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吃剩優格加牛奶變新優格? 忽略這一點當心吃出腸胃炎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網路流傳可以用吃剩的優格加牛奶再製成新優格,叫精打細算的民眾都躍躍欲試,卻得當心省不了錢還吃壞肚子!食藥署特別闢謠指出,吃剩的優格可能早被雜菌汙染,如果拿來再製成新優格,可能導致優格變質,甚至吃出腸胃炎。

原來已經食用的剩餘優格,因無法評估優格中剩餘優格菌數及活性,不一定可以支撐發酵作用,能不能再製成新的優格得打上問號。

更重要的是,食藥署表示,食用過後的優格可能有雜菌汙染,拿來再製成新優格,可能會導致優格變質,發酵後的菌種亦可能不完全是益生菌,食用後恐導致腸胃炎。

食藥署提醒,民眾若自製優格等發酵乳品時,要特別注重衛生與安全,使用的器具得經過消毒清潔,以避免雜菌汙染;且使用的菌種,最好也使用商業菌種,避免來路不明的菌種,降低使用到錯誤的菌種造成汙染或食品中毒風險,才能在安全的情況下,充分享受發酵乳製品的營養。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政策變了!門診減量「加碼」暫踩剎車 延後一季明年4月再減

冰雪奇緣真人版? 她罹這病一遇氣溫驟降「四肢僵硬冰冷」如急凍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準媽媽們迎接新生命的第一堂課,了解產前篩檢項目絕對是大事,最多人熟知的就是唐氏症篩檢,因為它是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疾病,不過,婦產科醫師提醒,只知道唐氏症篩檢不夠,還有兩種基因遺傳疾病,X染色體脆折症和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也有不可忽視的發生率和疾病嚴重度。  X...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最新確診數字攀升至267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15例COVID-19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分別為6女、9男,年齡10多歲至60多歲,個案發病前,以美國及英國為主要活動國家,出國目的則多為工作或就學。值得注意...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戰線已經從境外拉到社區,居家檢疫成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口中,在邊境採檢之外,接下來最重要的第二條防線,日前隨機押陣第二批武漢台商返台而必須接受居家檢疫的防疫醫師以及護理師,在檢疫期滿後,今(27)日雙雙現身說法,...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影響,國際間原料藥「斷料」的陰影一直無法擺脫,為了避免有人趁機囤貨,食藥署今(27)日宣布實施管制措施,要求全台醫療機構或藥局採購藥品時,不能超買,只能採前一年的月平均實際用量來採購,如果叫貨超過上限,經調查認定有囤貨事實,將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