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驚!! 這6個地方出汗,竟代表身體出問題 !99%的人不知道!!一定要分享出去!

驚 這6個地方出汗,竟代表身體出問題 99 的人不知道 一定要分享出去!
(圖片來源toutiao

這6個部位出汗,很危險! 99%的人都不知道!

中醫上有“動汗”和“靜汗”之分。由於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相當於被動出汗。不少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有些人不熱、不運動時前心後背會出汗,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自汗,是氣虛的表現。夜晚一睡著就出汗,叫盜汗,是陰虛的表現。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


1.額頭出汗——肝陽上亢

診斷:如果額頭常常出很多汗,中醫認為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的。

建議:平時盡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氣,要保證充足睡眠,否則容易導致陰虛、肝陽上亢。每天沖泡枸杞茶飲用,有平肝功效。


2.鼻子出汗——肺氣不足


診斷:如果平時鼻子總出汗,說明​​肺氣不足,需要調理補氣。西醫認為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議:肺氣不足主要是因為其天生體質虛弱造成。每天用雙手敲打雙腿,並按壓雙腿的左右兩側,因為這是人體肺經分佈的部位,通過敲打刺激,可起到調理肺經的作用。


3.頸部出汗——內分泌失調

診斷:頸部汗腺分佈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頸部會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與你全身內分泌失調有關。

建議:最好去醫院接受全面激素檢查。平時調節內分泌主要從飲食、運動上入手,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果蔬、高蛋白類的食物,多喝水,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同時多參加各種運動鍛煉,加強體質;還要有科學的生活規律,不要經常熬夜,以免破壞正常的生理規律,造成荷爾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進而引發其他疾病;還要保證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與激動、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緒影響到內分泌系統;預防感染;不要購買塑料製的生活用品,盡量避免環境激素的危害。


4.腋下出汗——汗腺過大或飲食過重


診斷:因為腋下分佈大量汗腺,所以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過分旺盛,且氣味很大,就可能說明日常飲食的味道過重,吃了太多蔥、蒜、洋蔥等食品。

建議:若診斷為汗腺過大,可以去醫院做簡便有效的激光治療。另外,飲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5.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診斷:如果胸口常出汗,中醫認為這是脾胃失和的表現,說明體內的血液循環很慢,氧氣運輸不順暢。

建議:不要過度焦慮,少吃油膩、生冷食物,平時用黃芪、大棗泡水喝,可以緩解症狀。



6.​​手心、腳心出汗——血虛

診斷:若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手心或腳心就容易出汗,中醫認為這是脾失運化、脾胃濕熱、血虛的表現。

建議:每天餐後按揉腹部,先順時針揉30圈,再逆時針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飽為好。

小編我只要壓力大或緊張就很容易流手汗,照著做真的有用!!!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對於男人而言,攝護腺肥大往往是很難啟口的病況,病人常會有夜尿、頻尿及尿不出來的困擾;雖然西醫已有很好的藥物可治療,甚至也有手術來改善,但是仍有不少老男人會去找中醫治療,透過中藥與針灸,是可以改善輕度與中度的攝護腺肥大問題。 輕度與中度攝護腺肥大 中醫可以治療 長庚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牙痛要人命!牙痛突然發作時,到底要先救牙或乾脆拔掉、重新做假牙或植牙?首先需要先評估保留或拔除患牙,若醫師評估患牙可治療、留下的機率也大,一般而言,救治保留真牙有其好處,如評估後牙疾嚴重或預後不良,則建議拔除以降低感染或掏空基骨等風險。 拔牙、缺牙 3重建選項報你知 臺北...

閱讀詳情 »

  每到冬天來臨時,來一碗熱騰騰的薑湯就會全身暖和起來~我們都知道喝薑湯可以讓我們身體發熱,在寒流來的時候還可以防止小感冒找上自己!但是其實薑的好處還不只這些~今天就來看看薑先生到底還具有哪些厲害的功效吧!看完後妞妞們就會發現原來真的是「薑薑好」啊~ source:blogspot &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肌膚狀況反應身體健康!皮膚是身體最大的器官,容易泛紅、起疹,小心是疾病警訊。醫師強調,慢性發炎是造成慢性疾病發生的主因,更容易有肌膚乾癢、過敏、長斑等初老徵兆。英國研究發現,透過食用有益健康的科技巧克力,可有效降低身體發炎指數、增加皮膚含氧量,同時改善微循環,每天食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