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驚! 巴金森病早期就有執行功能障礙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台大醫院自2007年成立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後,隔年便獲美國巴金森基金會(NPF)認證成為「國際傑出優良巴金森中心」。近年來該院醫療團隊治療於臨床研究,最新一項的研究也發現巴金森病患者在早期就可能出現執行功能障礙,由於神經認知功能衰退速度緩慢,因此常被忽略,但只要患者在症狀出現時就接受治療,便可延緩病程進展。

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表示,巴金森病患者除了僵硬及動作遲緩等症狀外,也會影響記憶力、執行功能、視空間知覺能力、語言能力與社會認知功能。患者可能會出現忘東忘西、在熟悉的地方迷路、計劃能力變差或不理解他人的話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國外回顧性文獻顯示,約有26.7%巴金森病患者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但若能早期偵測並介入治療,就能夠延緩病程進展、提高家屬與病患的生活品質。

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率先利用神經心理學評估工具,偵測巴金森病患者的神經認知功能表現,包括記憶力、執行功能、視空間知覺能力、語言能力與社會認知功能等經認知功能面向的評估。結果發現,巴金森病患者在早期就可能出現執行功能障礙,例如計劃能力不如從前等。

此外,患者在「社會認知」功能也可能產生問題,例如在社交中,巴金森病患者對於他人的想法或情緒的揣測較不準確,雖然知道社交情境中氣氛不好,但卻無法了解造成此情況的原因為何,需要更多的線索或周遭資訊來幫助他們了解別人的想法與情緒。而「社會認知」功能缺損常是造成病人與家屬間摩擦的原因,如果照顧者對病患的神經認知功能有相當的了解,且能給予適當的同理,將能減少與病患間的不愉快。

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也強調,神經認知功能的衰退通常是緩慢且默默進行的,因此常被病友或家屬忽略而延誤就醫,進而導致職業與日常生活功能損害或家庭衝突等。但若能在前驅階段就有敏銳的偵測工具或診斷準則,協助找出神經認知功能缺損的病人,便能大幅降低社會成本與醫療支出;因此,未來該中心將致力和相關國際單位研究,制定「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診斷準則,期望能幫助更多病友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71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每人每天早晚都會刷牙,還有人更是三餐飯後勤刷牙,但你的牙刷多久換一次?根據醫師觀察發現,多數人刷到牙刷開花,甚至牙刷底部有黑點,才捨得換一支。醫師強調,牙刷容易藏納細菌,最好使用2星期就換新,避免吃下過多細菌,也有助預防齲齒;此外選用軟硬適中的刷毛、用含氟牙膏及牙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精神康復之友陳順德,自從生病以來,常常無法控制情緒,因緣際會開始學習作畫,從原本不知如何下筆,經過日間留院工作人員鼓勵,以及職能治療師的輔導支持,如今能將想法化作圖像,清楚呈現在作品中。 藝術治療有助康復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李嘉富指出,音樂與藝術都可以陶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高齡90歲的阿嬤竟回春?日前居住在護理之家的阿嬤尿布上出現如月經般的大量出血,送醫後發現原來是子宮頸癌導致,因考量患者年紀,亞東醫院婦產科醫師莊乙真決定使用新型達文西機械人手臂微創內視鏡儀器來幫阿嬤做手術,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陰道不正常出血 原是罹癌導致 阿嬤有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國內上班族高壓、高工時,許多人三餐不固定,腸胃功能失調,甚至為了工作「忍便不大」!最新調查發現,全台525萬上班族有便祕困擾,其中行銷及活動企劃人員最容易便祕,每2人中就有1人,超過4天以上才排便。 10大便祕職業排行 台灣營養基金會公布「10大便祕職業排行」,第一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