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驚!一直叫女生「吃避孕藥」到底會怎麼樣?後果太可怕了!女人快來看看,告訴男人千萬別再這麼自私了...

驚!一直叫女生「吃避孕藥」到底會怎麼樣?後果太可怕了!女人快來看看,告訴男人千萬別再這麼自私了...

圖翻攝自wikihow.com 下同


避孕藥是人們慣用的一種避孕方式,很多人認為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避孕,還不影響雙方的激情,那麼大家知道避孕藥物其實對女孩子也是有些副作用的嗎?

接下來的文章就來為大家介紹避孕藥物的常見副作用有哪些。

 

避孕藥的危害、白帶增多 

多由長效口服避孕藥引起。因此類藥雌激素含量高,過多的雌激素影響宮頸內膜分泌細胞,使其分泌旺盛而引起白帶增多。

 

避孕藥的危害、類早孕反應

類早孕反應較常見,約佔用藥人數的50%。症狀多為先重後輕,以後逐漸消失,可能與機體逐漸適應有關。服藥初期少數人出現輕度類早孕反應,如噁心、頭暈、無力、食慾不振、疲倦、嘔吐等。推薦如何使用避孕藥最安全。

 

避孕藥常在服藥第1—2週發生。原因與雌激素水平暫時過量,引起體內水鈉瀦留,胃腸功能紊亂有關,一般堅持服藥2~3個月後,反應可自然消失或減 輕,將服藥時間安排在晚間臨睡前,可使日間反應較輕。反應較重者,可服維生素B6,每次20毫克,每日3次。仍無緩解者,可考慮更換避孕藥,選擇雌激素含 量較少的藥物。

 

避孕藥的危害三、乳房脹痛

原因是雌激素對乳房的刺激。

 

避孕藥的危害五、體重增加

可能是雌激素引起水鈉瀦留,孕激素影響合成代謝(孕激素增高會促進蛋白質同化作用),故使部分婦女體重增加。一般不需處理,可口服利尿藥或予以低鹽飲食,必要時停藥。

 

避孕藥的危害四、色素沉著

服藥後少數人前額及面部皮膚發生色素沉著,為雌、孕激素作用的結果,一般停藥後多自然恢復。



避孕藥的危害六、月經失調

① 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常發生於服長效口服避孕藥者,出血較多時可用止血 藥,必要時注射丙酸睾酮。若月經量繼續增多,連續出血3個月以上,則應停服長效口服避孕藥,改服短效藥。應用長效注射避孕藥時,常可出現月經不規則,如經 期延長、經量多、週期縮短、不規則出血或閉經,多見於用藥前3個月者。若能堅持使用,以後會逐漸恢復正常。若發生出血可加服炔雌醇,連服3天。

 

② 經量減少或閉經。服用短效避孕藥後常出現此情況,是由於藥物抑制排卵, 卵巢分泌雌激素量少,藥物內含雌激素量也較少,子宮內膜不能正常生長,內膜薄,故經量減少,甚至停經。經量減少對身體健康無影響。智力推理小題:*關注 weixin回复“lj8”查看結果*一個人花8塊錢買了一隻雞,9塊錢賣掉了,然後他覺得不划算,花10塊錢又買回來了,11塊賣給另外一個人。問他賺 了多少?若服藥過程中連續停經2個月應予以停藥,改用其他措施避孕,多數可自行恢復正常。服用長效避孕藥後常出現服藥期停經,此時可用孕激素類藥物如甲孕 酮或炔諾酮,或註射黃體酮,也可用短效避孕藥2號,每晚服2片,連服5~6天。一般在停藥後一周內月經來潮。

 

③ 突破性出血。如服藥期間出血,多發生在漏服藥之後。少數人雖未漏服藥也 能發生陰道出血。若發生在月經週期前半期,可能是雌激素不足所致,可加服炔雌醇0.005~0.015mg,每日一次,直至服完22片為止。若發生在月經 週期後半期,是孕激素不足所致,可加服短效避孕片1號或2號1片,直至服完22片為止。若出血量大如月經來潮,可按月經來潮處理,即刻停藥,在停藥的第5 天,再開始服下個月的藥。

 

然而,必須強調此篇並沒有呼籲大家千萬別用避孕藥,只是將常常使用恐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的相關知識分享給大家!

via toments.com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22歲的孝子捐肝救父,一片孝心透過近年台灣蓬勃發展的微創手術-達文西機器手臂順利完成,不同於傳統手術,兒子腹部只留下5個小傷口及褲緣下8-10公分的疤,父子兩人手術順利,子於住院6天後出院,父恢復狀況良好即將出院。這也是亞洲第一例以達文西機器手臂執行的活體肝臟移植手術。受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65歲男性,突然出現腹痛、解黑便等症狀,就醫檢查後,糞便潛血反應呈陽性,且胃鏡及大腸鏡檢查也未有任何異狀,但腹部電腦斷層檢查時,發現空腸疑似有腫瘤,醫師再透過膠囊內視鏡以單氣囊小腸鏡檢查,果然發現患者空腸有脂肪瘤,且與十二指腸交界處也出現超過3公分潰瘍性腫瘤,才確診出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統計,國內約有400萬名高血壓患者,其中頑固型高血壓患者約佔1至2成,針對此類頑固性高血壓,醫界近年研發出「腎交感神經去除術」來改善;成大醫院日前即以「腎交感神經去除術」順利完成兩位病人的治療,治療隔日即可出院。成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政翰表示,高血壓患者可先由生活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花蓮慈濟醫院從2003年10月引進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根據該院統計,至今已治療過900名個案,前三大病例包括腦膜瘤、轉移性腦瘤以及聽神經瘤,病患則是遍布台灣、印尼、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蘇泉發指出,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對腦組織的傷害很小,病患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