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腸出血 膠囊內視鏡可有效找病灶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65歲男性,突然出現腹痛、解黑便等症狀,就醫檢查後,糞便潛血反應呈陽性,且胃鏡及大腸鏡檢查也未有任何異狀,但腹部電腦斷層檢查時,發現空腸疑似有腫瘤,醫師再透過膠囊內視鏡以單氣囊小腸鏡檢查,果然發現患者空腸有脂肪瘤,且與十二指腸交界處也出現超過3公分潰瘍性腫瘤,才確診出血主因。

臨床上,接受胃鏡及大腸鏡檢查時,小腸無法太深入檢查,使許多患者雖經過檢查,卻找不病灶,導致病情惡化;彰化秀傳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炯宏指出,雖然目前仍可透過血管攝影、核子醫學等檢查,判斷小腸出血病灶,但檢查敏感度、準確度仍有待努力。

醫師李炯宏進一步說明,透過膠囊內視鏡,患者吞入後可進行8小時的攝影,記錄小腸影像,讓醫師能更準確判斷病情,再與雙氣囊小腸鏡和單氣囊小腸鏡配合,可有效檢查完整小腸,有助於治療。

膠囊內視鏡能使患者降低疼痛感,且也有效降低風險;李炯宏呼籲,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就應盡快就醫檢查,透過推進式氣囊小腸鏡等方式,都能有效幫助檢查病灶位置,提高治癒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70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繼2003年SARS疫情之後,相隔了17年,今年初以來散播至全球的武漢肺炎(COVID-19),是再一次由中國傳出之新興不明傳染病。病毒的起源雖然眾說紛紜,但這種與SARS類似的冠狀病毒傳播力卻遠遠高於SARS,且在無症狀時期也具有傳染力。防疫除勤洗手 運動強化身體適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台中1名85歲張奶奶患有三高及心律不整,平時規律服藥也能自理生活,但上個月在菜園種菜時,起身卻感覺右腿痠麻,中午吃飯時連筷子也拿不好,家人起初見狀並不在意,加上肺炎疫情籠罩不想出入醫院,直到晚上症狀仍無改善,送急診後才確診為缺血性腦中風,但因錯失黃金治療時間,張奶奶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大陸原料藥無法順利輸至台灣,藥品供應鏈產生缺口,迄今基層藥師已經通報上千例缺藥事件,當中8成屬同品項通報,而社區藥局則為缺藥通報來源的大宗。   缺藥問題究竟有多嚴重?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3月份進行隨機電訪實測,針對食藥署缺藥通報中的甲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連老虎都感染了,好可怕。」近來美國動物園傳出老虎疑似確診新冠病毒的案例,而中國也發表兩篇預印論文,顯示貓咪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台大獸醫學院教授劉振軒對此表示,疫情已流一段時間,目前證據顯示,貓確實可能會感染,但不會發病和傳染,且案例非常零星,也沒有證據顯示,有動物再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