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骨鬆不是老人病! 過了這「黃金年齡」骨量就開始流失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存骨本,有關鍵年齡別錯過了!國健署提醒,原來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20到30歲前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少,若骨量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會形成許多孔隙,呈現疏鬆的現象,就導致骨頭脆弱易斷,因而增加骨折風險。因此,想要存骨本就得要抓緊時間點。

根據國健署2017到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針對國人65歲以上民眾量測其骨質密度發現,國人至少有一個部位骨鬆盛行率為14.1%(男性10.4%、女性17.4%),且隨年紀增加。另相關資料顯示,65歲以上長者約每6人就有1人在一年內有跌倒的經驗。

骨質疏鬆症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不易察覺。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指出,有些中高齡患者,可能只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等外觀變化,民眾多不以為意,並把它當成正常的老化現象,忽略危機。其實有骨質疏鬆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提高警覺,預防跌倒,並養成健康生活型態,規律運動,適度曬太陽,避免抽菸,均衡飲食,同時注意居家環境安全,才能避免跌倒,造成骨折。

為協助民眾預防骨質疏鬆,減少跌倒與骨折的風險,國健署提供以下保「密」防「跌」小撇步如下:

均衡飲食:多攝取骨骼健康所需的鈣質、維生素D3及蛋白質等,如乳品類、豆製品、黑芝麻及深綠色蔬菜等,並保持適當體重,不吸菸及節制飲酒等健康生活形態。

適度曬太陽 負重運動: 建議可於清晨或黃昏時曬太陽,促進鈣質吸收,並從事荷重運動如慢跑、健走等,增強骨質密度,強健肌肉和身體平衡,提高跌倒時的自我防衛能力。

居家環境安全與改善:注意居家環境安全,除了增加照明設備外,地板應保持乾燥,避免堆積雜物以免跌倒。

檢視用藥安全:請醫生協助評估用藥安全,以降低不當使用藥物而造成跌倒的風險。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育兒必知!啥是讓台灣孩子快樂的事? 調查揭7成最愛跟爸媽做「這件事」

第二、三劑全面開放混打首日 注意!台北市診所第一周只給打莫德納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因為防疫表現傑出,政治人氣飆升的衛福部長陳時中頓時成為各方點名競選下一屆台北市長、新北市長的大熱門人選,但陳時中今(17)日再被媒體詢問到有無競逐大位的意願,陳時中反問媒體,不會覺得我現在都很忙嗎?細數光是開放邊境一事,事情就一籮...

閱讀詳情 »

文/楊竣傑 在抗疫任務上交出漂亮成績單的陳時中,宣示將挑戰艱難的健保改革。他務實承認,超過9成的高滿意度,未必能轉化為推動政策的助力,但因為被外界看好的「仕途」,原本就不在他意料之內,若為了該做的事而「跌下神壇」,也並不可惜。 陳時中穿著140天來從不離身的「指揮官」背心,緩緩走進會議室。儘管採訪當...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用於治療「鼻咽炎、喉炎、支氣管炎」的含fenspiride成分藥品,服用後恐引發心臟的極大風險,歐盟自2019年2月開始就陸續收到嚴重不良反應通報,在台灣,食藥署近5年來也收到2件疑似心悸的不良反應,食藥署今(17)日正式公告廢止含...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北京爆發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風雲詭譎,現在網路更傳出「離開北京的班機班班客滿」恐成另類病毒攻擊。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 今(17)日表示,目前並沒有特別要針對北京航點祭出特別限制,且現在航班情形也很正常,沒有特別的變化。 中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