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鬆檢查骨折驚見腫瘤 出現背痛症狀建議就醫檢查

骨鬆檢查骨折驚見腫瘤 出現背痛症狀建議就醫檢查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75歲劉女士患有骨質疏鬆症,4年前因腰痛骨折至台北慈濟醫院就診,由神經外科龔煥文醫師進行手術,並於術後定期施打骨質疏鬆藥物來保養骨頭。日前因出現背痛、坐臥困難及走路不穩回診,醫師為她安排核磁共振造影(MRI)檢查,發現胸椎壓迫性骨折,且胸椎位置有個大小1.5公分的腫瘤長在脊椎內;因病灶位置特殊,手術風險極高,龔煥文醫師與病人和家屬溝通後執行脊椎顯微手術取出腫瘤,術後劉女士可自行下床,且化驗結果為良性腫瘤,故無須做放射或化療治療。


骨鬆檢查骨折驚見腫瘤 出現背痛症狀建議就醫檢查

▲病人術前核磁共振影像,黃色箭頭處為腫瘤位置。(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龔煥文醫師指出,脊膜瘤發生率極低,每10萬人每年發病率約1人,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4到8倍。而人體脊椎位置又可分為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和尾椎,若患處位於胸椎,極可能造成胸悶、心律不整或腸胃功能不良等。醫師進一步說明,脊椎中的脊髓外側包覆著1層硬脊膜,其為較強韌的纖維組織,可有效阻止腫瘤穿透。原發性腫瘤可依生長位置區分成硬脊膜外的「骨源腫瘤」、介於硬脊膜內的「神經鞘瘤」及「硬脊膜瘤」、位於脊髓內的「室膜瘤」及「星狀細胞瘤」。如劉女士則為良性的胸椎硬脊膜內的為「硬脊膜瘤」。


醫師強調,良性腫瘤雖較惡性腫瘤長的慢、侵犯性低,但只要生長在中樞系統,治療風險便大大提高,若不進行醫治,病人將逐漸癱瘓。與病人及其家屬充分溝通後,醫師便與團隊進行骨折灌漿手術及脊椎顯微手術,在術中即時監測神經功能。龔煥文醫師表示,原則上必須先減壓骨板再將脊膜打開,才可切除腫瘤,一般作法會截斷患處上下的骨頭,再用釘子固定它,但因劉女士的骨質疏鬆太過嚴重,釘子可能難以固定,加上其病灶位在胸椎,有肋骨做保護,因此經X光導引,以新式椎體3-D三角架將骨頭撐起,使其呈現開傘般的狀態後再灌入水泥。而後在監測神經系統下將硬脊膜打開,找出腫瘤後順利切除。


龔煥文醫師提醒,手術後的病人須注意是否有下肢肌肉力量減少之情形,如有應立即告知主治醫師,儘速做進一步檢查及處置,同時呼籲一般民眾,若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或無力,應提高警覺,前往就醫找出病因,避免延誤病情。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這「鉻」不能缺!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你喜歡吃地瓜嗎?在從前那個物資缺乏、白米又是很昂貴的年代,地瓜是很重要的主食,因為它便宜,且在種植上面也沒有太大的困難,成為餐桌上的常客。 此外,地瓜又有哪些好處呢?   明星級主食 萬芳醫院營養室營養師徐慧英表示,地瓜有許多品種,屬於全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小腹婆、大肚男摸一摸肚子,不難發現有一層「游泳圈」,這就是內臟脂肪,也是高血脂的徵兆!想要消肥肚、降血脂,到底該怎麼做?醫師指出,從事有氧運動是最合適的方式,例如慢跑、游泳、打球、體操。腰圍超過標準 恐有高血脂台灣血脂衛教協會理事、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王宗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綜合報導)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發表研究指出,住院患者如果接受60歲以上年長內科醫師診治,住院一個月內的死亡風險,會比給40歲以下年輕醫師診治來得高。但醫師如果看診量很大,患者死亡率就不會受影響。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這是一項觀察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空氣污染指標依據當日空氣中懸浮微粒(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臭氧等空氣污染物濃度數值,以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分別換算出不同污染物的指標值。由低到高區分為良好、普通、不良、非常不良和有害等級。一旦達到非常不良等級以上(AQI>200),學生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