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體內濕氣重要更多喝水!疲倦頭暈、沒胃口要注意

體內濕氣重要更多喝水!疲倦頭暈 沒胃口要注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你也常感到身體重重的、疲倦、頭暈、胃口不佳甚至起濕疹等困擾嗎?恐怕是長夏濕氣未排出所引起的症狀。花蓮慈院中醫師陳中奎表示,雖已進入了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但隨著陽氣減少,若為體內較「濕」的人,脾胃相對較差,換句話說,當負責消化系統的脾胃,水排不出去時,長期下來就會累積濕氣,導致出現沒胃口、反胃等症狀。

55歲女常疲倦無力 原來是體內累積濕氣導致

臨床上,一名55歲婦人,因近來感到胃口差、頭暈脹等現象,尤其睡醒後常感到疲倦無力,因此赴中醫檢查,經診斷發現為體內濕氣累積過多導致。陳中奎醫師指出,經詢問發現,患者在夏天食用過量的冰涼食物,導致體內累積過多濕氣,經針灸治療並搭配健脾利濕的中藥調理一周後,患者已順利改善症狀。

少量多次飲水 幫助血液循環甩開濕氣

陳中奎醫師解釋,許多人以為體內水分過多,才使得濕氣累積,不願意喝水,但其實這時反而要以少量多次的方式飲水,以幫助促進血液循環,尤其可多做一些像健走、輕度有氧等運動來排汗除濕,飲食部分則可食用四神湯、薏仁湯等藥膳來利濕,且避免再食用冰冷、油炸類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狀。

每天三次穴位按摩 達到身體除濕效果

此外,除了透過飲食以及運動,民眾也可按摩「陰陵泉」、「足三里」以及「少府穴」等穴位,來幫助達到身體除濕的效果。陳中奎醫師建議,按摩穴位以每天三次,且按壓五分鐘為佳,若藉由改善生活習慣等方式,仍無法舒緩症狀,則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延伸閱讀】

韓女星耳軟骨隆鼻口罩戴不牢! 「肋軟骨隆鼻」立體鼻樑不是夢

肚子拉不停 竟是抗生素惹禍?

腹肌好難練 磁能機器增肌減脂是真的嗎?

 2020 HR Asia宣布亞洲最佳雇主 諾華同時獲兩項殊榮!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2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分之1弱勢高中生 自認無力念大學儘管大學錄取率逐年攀升,但升學後加倍的學雜費,仍讓多數弱勢高中職生陷入是否要升學窘境,家扶貧窮資料庫顯示,有四分之一的弱勢高中職生,覺得若依現在環境能力只能讀到高中職,其中佔42.7%孩子認為,若未受環境限制仍想繼續升學;家扶基金會執行...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No.124)撰文/蔡佳芬.整理/高芷瑩炙熱的陽光不僅會把肌膚曬得刺燙,同時也會使皮膚曬黑、曬老,很多皮膚疾病例如:皮膚癌、日光性皮膚炎、濕疹、青春痘惡化、蕁麻疹等,都可能跟陽光照射有密不可分的關聯。隨著季節不同,太陽照射地面的角度也會不同,這會影響紫外線到達地面的強度,紫外線最強的指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食品藥物管理署為強化食用貝類輸入源頭管理,召開記者會宣布,自107年1月1日起,進口食用貝類應檢附官方衛生證明文件,文件需含括捕撈、養殖地資訊,以確保貝類產品食用安全。貝類為濾食性生物 容易累積毒素食品藥物管理署吳宗熹科長表示,貝類產品主要安全風險包括海洋毒素、貝毒、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歡聚八八節 當心美食佳餚成無聲殺手父親節即將到來,許多子女常以家庭聚餐的方式慶祝父親節,燒烤、日式料理、火鍋等常常是慶祝的首選,但過量的熱量及油脂卻是造成爸爸健康負擔的一大殺手。國民健康署提出5大貼心健康美食守則「挑低脂、少沾醬、少加工、多蔬果、少甜點」,一起守護爸爸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