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體重下降再補充?逾7成癌友認為營養應該術後才補

多年來癌友習慣手術後才「進補」的習慣可能要改變了。根據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去年最新公佈的營養指南指出,魚油、精胺酸、核苷酸為構成癌症患者免疫調節的3效營養,手術前7天應加強補充,強化抗癌免疫力!

體重下降再補充?逾7成癌友認為營養應該術後才補

然而最新的觀念顯然還沒被民眾所接受,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最新調查發現,雖然有8成5的癌友認同免疫力與營養之關聯性,但是當問到何時該補充免疫力,有超過7成癌友認為手術後才開始,有近9成的癌友認為治療的副作用為造成體重下降、食慾不振的主因。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表示,過去大多強調大病後進補,這與多數癌友於治療期間感到食慾不振、體重下降有關。調查也發現,有超過5成的癌友等到出現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才開始使用癌症特殊營養品加強營養補充。

雙和醫院副院長黃銘德表示,許多患者會認為在術後出現感染、傷口無法痊癒..等預後不佳的狀況,都是癌症治療不可避免的副作用。雖然治療確實會對身體產生影響,但其實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的元凶,是因為癌細胞所造成的免疫失調,引起患者體內發炎反應,進而導致身體機能代謝異常所導致,若等到體重下降才進行營養補充,身體的整體免疫代謝已經失調,再補充營養恐事倍功半!

研究也指出,癌症患者若沒有在術前加強補充免疫營養,有6成患者會出現術後感染併發症。

萬芳醫院營養室主任魏賓慧解釋,高蛋白、充足熱量,是癌友的基礎營養原則,但只補充熱量與蛋白質的營養觀念已經要更新,提升癌患免疫力也是需思考的一環。魏賓慧主任解釋,魚油、精胺酸、核苷酸三大營養素之所以被列為重要免疫營養素,是因為魚油所含的Omega-3脂肪酸,可以減輕身體所釋出的發炎物質;在壓力情況下,精胺酸可以做為免疫細胞的能量來源,有助於維持免疫功能,而核苷酸能增進免疫細胞的數量與成熟分化。

在術前營養儲備上,癌友除均衡飲食外,也可透過有臨床實證且通過衛生福利部許可適用癌症療程營養支持的特殊營養品,同時補充足量的熱量、蛋白以及免疫營養攝取。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8/582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歐洲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野火竄燒,台灣再新增1名歐洲移入個案!患者發病前曾經在愛爾蘭與比利時,目前無法判斷明確感染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不排除將整個歐洲都列入旅遊警示。另外,須自主健康管理者,未來也可能要利用手機或電腦,每天上傳體溫或有無相關症...

閱讀詳情 »

記者孫詩蘋/台中報導56歲黃小姐接受右側乳癌手術後,右上臂出現腫脹狀況,連睡覺都無法側身,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她到台中榮民總醫院接受治療,重建整形外科醫師賴志昇檢查後發現是淋巴水腫導致,經評估後以手術方式進行治療,術後狀況良好,右上臂水腫狀況已得到改善。 醫師表示,肢體的淋巴水腫是淋巴回流變慢或受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在當地時間周三(11日)下午宣佈,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疫情定為「全球大流行」,原因為全球確診感染病例激增,躍至2周前的13倍,中國以外各國疫情繼續惡化。   消息一出,全球股市狂跌。由於歐洲疫情嚴峻,美國總統川普稍早宣布,除了英...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不同於以往在家坐月子的傳統觀念,現今多數產婦願意花錢到產後護理之家度過這段時光,少則10天、多則40天,主要原因在於希望透過產後護理之家的護理師及相關專業人員,協助提供照護寶寶的技巧及注意事項,更重要的是,趁這段時間將自己的身體調養好,讓自己更有能量面對育兒生活。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