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體重驟降別太開心 恐大腸長腺瘤性瘜肉

體重驟降別太開心 恐大腸長腺瘤性瘜肉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年約50歲男性,平時需要應酬緣故,常大吃大喝,也因此常感到腹脹或消化不良,導致食慾變差,三個多月來體重減少將近五公斤,就醫檢查發現這名男性糞便有潛血反應,原來大腸出現約1公分輕度分化不良的腺瘤性瘜肉,才導致體重減輕。

體重減輕雖不是病 但恐是身體出狀況徵兆

在醫學上,體重減輕屬於非自願性,尤其又以六個月內若體重減輕至少5%至4.5公斤以上為主;台北市立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顏正中表示,體重減輕雖不會立即危害健康,但恐為身體反應潛在慢性疾病的徵兆,民眾可不能掉以輕心。

精神疾病或腸胃疾病等 恐有體重減輕症狀

主治醫師顏正中進一步說明,包括惡性腫瘤、精神疾病、腸胃道疾病等,或是神經疾病、腎臟疾病等,都可能出現體重減輕等症狀,臨床上,約占四分之一的患者,出現體重減輕現象卻查不出病因,僅能仰賴持續追蹤,且建議患者3至6個月須回診。

每天固定量體重 掌握自己健康狀況

除了平時應維持均衡飲食,且最好養成適量運動的習慣,包括菸酒也應盡量避免,尤其可每天固定時間量體重,掌握自己的體態狀況,隨時提高警覺;顏正中提醒,若發現自己體重忽然劇降,建議應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透過檢查找出原因,才能避免後悔莫及,影響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2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腎臟病在台灣名列十大死因第九位,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的研究指出,罹患慢性腎臟性疾病的患者高達12%,但許多病患卻不知道自身有慢性腎臟病。彰基腎臟內科蔡俊傑醫師指出,腎臟病一旦演變到末期,就得仰賴洗腎以維持生命,這也是目前健保局支出最多項目,目前已約有9萬人接受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23)日上午開始第28期疫苗追加劑預約,也是1922疫苗預約平台最後1次提供預約。 本期無BNT 量能相當充裕 莊人祥表示,本期提供77萬2,212劑的疫苗量能,須強調的是:本期沒有BNT疫苗。依照廠牌區分,莫德納66.6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家長到藥局櫃台幫小孩領藥後,經常會立刻詢問:「怎麼沒有磨粉呢?」多數民眾可能不清楚藥品磨粉的影響,對此,食藥署分享「小兒磨粉」小知識! 不主動磨粉 藥師四考量 藥師依處方調劑時,基於四項因素,通常不會主動將藥品磨粉: 一、破壞藥品安定性:藥品研發時,會考量其特性來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表示,我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將於2022年3月24日上午8時完成版本更新。過去須使用戶號申請,未來將新增護照號碼這個選項,且可存入iOS系統的錢包功能,或是Android中的COVID-19資訊卡中。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