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高端EUA挨轟 食藥署連喊「本沒要公布」、「專業外界看得懂?」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端疫苗昨傍晚宣布解盲成功,食藥署則早一步在昨天上午公布國產疫苗的EUA審查標準,時機點巧合,外界湧現有「先射箭再畫靶」的質疑,對此,食藥署今(11)日澄清,專家會議早在5月28日就訂好標準,要不是近日國產疫苗議題各界炒翻天「根本沒打算公布」、「這麼專業的東西外界看得懂嗎」。

食藥署是在10日上午發新聞稿公布我國COVID-19疫苗EUA審查標準,包含應檢附資料要求、安全性評估標準及療效評估原則。

食藥署表示,相關審查標準去年10月14日即經專家會議討論後定案,並於廠商啟動第二期臨床試驗前就將該EUA審查資料查檢表提供其參照執行,期間經過食藥署及醫藥品查驗中心蒐集文獻資料研究,並經多場專家會議集思廣益討論後訂定,絕對沒有媒體報導「先取得廠商資料才發表審查標準,先射箭再畫靶」一事,請各界勿以訛傳訛。

食藥署一一交代時序,今年5月6日食藥署署召開專家會議,針對去年10月訂定EUA審查標準的療效評估,討論以國產疫苗與AZ疫苗的中和抗體不劣性比較作為療效審查依據,並配合WHO於5月26日進行COVID-19疫苗對免疫橋接臨床療效的討論會議後,在5月28日又再次召開專家會議確認所擬定療效評估方法合適性,當天就定案了。

食藥署更有官員私下表示,也因為最後判定國產疫苗有沒有療效的標準,還要跟國內接種AZ疫苗的200人研究結果比對,6月底才有結果,食藥署一開始根本沒打算公布這份標準。

該名官員自認食藥署吃了悶虧,強調平心而論,這麼細、這麼專業的東西外界看得懂嗎?先前食藥署陸續通過國外進口疫苗的EUA審查也沒有公布到這麼細啊!且如果拖到6月底有結果再公布,外界是否也有話說是食藥署看到廠商資料後才量身訂做。

照片來源:食藥署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三級警戒延長「反轉」訊號來了! 傳染力「Rt值」一周1.02掉到0.7

【有影】史上最嚴!端午國道「封路」晚間9點啟動 匝道一回堵警力就驅離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當一個醫師救伊波拉病毒感染的病患,風險真的很大。繼日前從西非賴比瑞亞搭機前來的賴國官員 Patrick Sawyer 在奈及利亞下機時就已發病並於之後死亡,奈國負責醫治 Sawyer 的醫師也遭到感染。另外奈國也採集相關的三名醫護人員檢體,進行確認。 這是繼賴比瑞亞一名醫師已感染身亡、美國志願醫師...

閱讀詳情 »

諮詢專家、審稿/黃紹基醫師 採訪、整理/林欣靜   腸病毒是夏日常見的幼童傳染病,每年5~9月則是最嚴重的流行期。根據疾病管制署的統計,當病毒肆虐的傳染高峰時,每周因感染腸病毒而就診的人次,可高達3萬2,000人,其中又有極少數的個案會演變成重症,甚至喪失寶貴的生命。 本期親子手冊「兒童保...

閱讀詳情 »

今天不養生,明天養醫生。請將健康觀念傳遞給更多朋友。尋找疾病的真正病因1928年,抗生素誕生了,我們向世人宣稱能夠控制所有感染性的疾病。但我們沒有想到,抗生素會給人類帶來一系列疾病。過去,醫學人員認爲是病毒、細菌制造了疾病。但是現代研究發現,有10%的病人感染依波拉病毒,但並沒有死于這種病,原因在...

閱讀詳情 »

「香港出現疑似感染伊波拉病毒個案!」上周斗大的新聞標題,讓人不禁回想到十一年前的SARS風暴。這個死亡率高達九成的出血性病毒,有沒有可能攻進台灣?它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如何? 撰文/賴若函、任中龍 二○一四年二月,伊波拉病毒出血熱再爆疫情,這個被稱為「世紀黑死病」的病毒,從一九七六年第一次出現在人類歷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