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高血壓、低血鉀同時出現不對勁! 他吃降血壓藥十年才知身藏腫瘤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60歲男子有高血壓問題已經10年之久,在積極用藥控制下,血壓維持還算平穩,但有時還是會失控,日前接受腎功能檢查抽血,醫師發現男子除了高血壓,也有血鉀偏低狀況,懷疑不單純,進一步檢查結果在右側腎上腺發現一顆1.5公分大的腫瘤。

開業腎臟內科醫師王峰銘指出,檢驗數據看到高血壓與低血鉀同時出現,便懷疑可能是「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典型症狀,而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有多種亞型,電腦斷層掃描果然發現腫瘤。

幸運的是,男子的腎上腺腫瘤為良性腫瘤,接受手術摘除腎上腺腫瘤之後,血壓馬上恢復正常,從此不需再服用降血壓藥。

王峰銘說,高血壓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兩類型,原發性高血壓多半原因不明,可能與體質有關,而續發性高血壓背後,常隱藏其他病因,像內分泌異常、腎臟疾病、服用影響血壓藥物、先天性動脈血管疾病等,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就是其一。

根據統計,在續發性高血壓患者中,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占比約有5到13%,而原發性高醛固酮有7種亞型,最常見的兩種為醛固酮分泌腺瘤與雙側腎上腺增生,分別有35%、60%。

腎上腺腫瘤之所以會造成血壓升高,王峰銘說,腎上腺腫瘤會干擾內分泌,進而導致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此時血清醛固酮濃度增加,身體就會開始「留鈉排鉀」,加上專門控制血壓的血清張力素活性遭抑制,雙重影響下,血壓便可能失控,長期居高不下,面臨腦中風的不定時炸彈威脅。

王峰銘提醒,就算有低血鉀,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受忽略,因此如果是高血壓合併低血鉀、頑固性高血壓、小於20歲卻有高血壓或有嚴重高血壓等族群,建議接受詳細檢查。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鼻翼青春痘腫如「松露」大滲血… 竟是腫瘤啃食半邊鼻

台大醫院首開先例! 減開刀數量讓醫護人員投票日可返鄉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由TVBS新聞台採訪中心副理楊樺,以及國際組同仁林宏宜、崔重群、錢怡君、楊子毅、趙元穎、林啟政和何家源等共同策劃採訪的「人道與正義—前進中東烽火線」專題,獨家深入中東報導戰爭下敘利亞難民的困境,關懷人道危機,在獲得有台灣普立茲獎之稱的「曾虛白公共服務報導獎」之後,今天(4月13日)再度...

閱讀詳情 »

  (翻攝自toments,下同) 當家中的小孩開始掉牙齒的時候,長輩們往往都會很開心,因為這是代表小朋友正在長大的訊號。根據傳統,有些人會把牙齒往床底下或屋頂丟去,而國外的小朋友會把牙齒藏在枕頭下,等待牙仙子來送他們禮物,但是其實這些牙齒,或許有天可以拯救小朋友自己或是他人的性命喔!&...

閱讀詳情 »

一進房間,一個大腹便便的普通孕婦,微笑的看著我。我以為得這種病的女人,應該是個花俏濃妝的女人,但她很普通,及肩短髮、蓬蓬孕婦裝,配上娃娃平底鞋,一個標準的臨產孕婦。 愛滋病人入住進產房的消息頓時讓婦產科投下一枚震撼彈。護士們齊聲的 說:「萬一感染了誰負責?」,連一些醫生也表態不支持該病人入院,:「要...

閱讀詳情 »

春季乍到,氣溫仍是忽冷忽熱,更要留意別著涼了!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提醒,中醫主張「寒邪侵襲易致病」,因此,氣溫變化之際宜做好適當的保暖、防寒工作,可以減少病痛發生的情況唷!  長輩常常叮嚀「多穿點、別著涼了」,到底身體哪些部位才是防寒重點? 1. 頭部:依中醫觀點,頭部是全身經絡匯聚之處,頭部著涼不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