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血壓幕後黑手竟是「它」! 泌尿科醫師這樣治

高血壓幕後黑手竟是「它」! 泌尿科醫師這樣治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服用藥物控制高血壓,卻遲遲不見好轉,當心可能是腎上腺異常!60歲的吳先生患有嚴重高血壓,身為外科醫師的他長期服藥,卻始終控制不佳,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後,安排核磁共振發現腎上腺腫瘤,照會泌尿科醫師執行手術。微創中心蔡曜州主任運用高難度「單孔後腹腔鏡腎上腺切除手術」,微創取出單側腎上腺後,吳先生復原良好,血壓在服藥控制下正常、穩定,定期於門診追蹤。
腎上腺腫瘤引起高血壓 腹腔鏡手術摘除

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跟「續發性高血壓」兩種,前者通常為壓力、酒精、肥胖、遺傳、年紀、血管硬化等原因導致,往往須終身服藥,難以根治;而後者多是由於特定疾病,如腎上腺腫瘤、腎動脈狹窄、先天性動脈血管疾病、服用影響血壓升高的藥物所造成,發生率約一成,大部分可透過外科手術治療。

以腎上腺腫瘤造成的高血壓為例,近年來,腹腔鏡手術日益精進,只需在病患的前腹腔或後腹腔執行微創切口,即可完成手術。蔡曜州主任指出,過去以腹腔鏡執行手術時,必須在病患腹部打3到4個小洞,預後雖良好,但若使用「單孔套筒」器械,只需從後腹腔開一個小孔,即可施行「單孔後腹腔鏡腎上腺切除手術」。
「單孔後腹腔鏡治療」 手術難度高但預後佳

此手術目前在台灣並不普及,其困難度在於後腹腔並無自然空腔,所有器官及組織皆緊密結合,因此,外科醫師必須使用器械將器官與組織逐步撥開,以創造出可以進行手術的空間;因此蔡曜州主任研發「單孔套筒」器械,手術時,僅需從後腹腔切開一個2.5到3公分的小孔,所有器械皆由此孔洞進出,雖然提升手術難度,但術後傷口更為美觀,疼痛感也大幅降低,病人恢復迅速,較一般腹腔內視鏡手術,提升滿意度。
蔡曜州主任說明,透過單孔後腹腔鏡治療腎上腺腫瘤引起的高血壓,約九成病患在術後,可將血壓值控制在正常範圍內,而約有六成病患的高血壓可被完全治癒,無需再服用血壓藥。也特別提醒患有高血壓的民眾,在服用控制藥物後,卻遲遲不見好轉,應進一步就醫,確認是否為腎上腺異常,以便及早治療。

【延伸閱讀】
藥害救濟基金會:2大降血壓藥物 恐引起高血糖風險
喘、胸悶及血壓高 腎動脈狹窄差點要了老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8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第14輪突然加入混打,指揮中心今(20)日宣布,第15期接種共有6大對象,其中同樣包括混打,已接種第1劑AZ疫苗者第2劑可混打BNT疫苗或莫德納疫苗,施打日期為11月25日至12月1日。 部分民眾抱怨,自己符合混打資格,但第14輪一開始並無混打選項,只能預約打AZ,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9)日宣布即時起,週末及假日若無新增本土個案或其他疫情變化,將不舉行疫情說明記者會,防疫工作持續進行,境外移入新增個案等相關資訊則以新聞稿發布,今天(20日)首日週六停開記者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9日宣布即時起,週末及假日若無新增本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台北市某家診所於11月18日發生1起打錯疫苗事件,護理師幫1名40多歲曾在10月18日接種過BNT的女性,進行自費流感疫苗接種時,竟錯拿AZ疫苗加以施打,等於幫忙打了第2劑。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名民眾即使不慎混打AZ,也視為完整接種,無需補打。 台北市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