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血壓患者可能面臨耳鳴困擾 找出病因才能對症治療

高血壓患者可能面臨耳鳴困擾 找出病因才能對症治療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52歲高先生的職業是貨車司機,長期在外頭奔走,近幾個月偶爾會覺得耳邊嗡嗡響,原以為只是睡眠不足所造成,並不以為意。直到某天開始耳鳴一整天,且偶爾還會伴隨尖銳的雜音,嚴重影響開車送貨,才趕緊到耳鼻喉科報到。檢查後初步判斷為高血壓所引起的耳鳴症狀,經良好的高血壓控制及服用治療耳鳴相關的藥物後,耳鳴症狀已獲得改善。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高血壓看似與耳鳴牽扯不上關係,其實兩者具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根據臨床研究發現,有約10%的高血壓患者都經歷過輕重程度不一的耳鳴症狀,患者主訴多半為耳邊有蟬叫聲或嗡嗡聲,少數較嚴重情形下則會出現尖銳刺耳的聲音。當耳鳴病情加重,雜音會愈來愈大,愈來愈尖銳,甚至發作時間長達24小時,成為全日性耳鳴,恐造成聽神經不可逆的傷害。

 

至於高血壓引發耳鳴的主要原因,則是因為高血壓患者的血管較一般人容易硬化,而發生血管阻塞的情況,影響內耳血流的供應,一旦養分減少則會造成內耳病變形成耳鳴。李宏信說明,治療高血壓及耳鳴必需雙管齊下,患者除了要妥善控制高血壓,同時還必需輔以打通內耳血路的藥物。此外,內耳受損較嚴重者,多半還會給予活化神經的營養劑,及阻止血管過度收縮的藥物,以免影響內耳血液循環,無法獲得充分的營養,造成聽神經萎縮。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高血壓之外,糖尿病、心臟病、過勞、情緒緊繃等也都是可能導致耳鳴的原因,且都屬於「非耳源性原因」。至於如病毒感染、撞擊、外傷等導致的耳鳴,則歸為「耳源性原因」。除此之外,過勞、焦慮、緊張、疲勞、睡眠不足而造成的耳鳴,甚至有加重的可能。

 

李宏信指出,無論是哪種原因引起的耳鳴症狀,都得掌握黃金治療期,越早治療,成效越好。若因為耳鳴初期音量不大不予理會,等到聲音越來越大且持續不斷,感到痛苦才到醫院診所治療,不但效果不彰,醫師也無法給予立即有效的治療。一般建議病人耐心服藥3至6個月,才可獲得改善,甚至有痊癒的機會。

 

根據臨床觀察,多數耳鳴初期的患者,若能妥善控制病因,平時清淡飲食及作息規律,都可不藥而癒。若超過3個月甚至半年以上,則需靠藥物輔助治療,但耳鳴治療需循序漸進,療程時間較長,需要耐心配合醫囑服藥,切勿因稍作好轉就自行中斷藥物。

 

最後,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耳鳴雖不是大病,但發作起來還是相當惱人,建議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適當的釋放壓力,同時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辣椒等。若耳鳴已嚴重影響到生活層面,盡早求助專業醫師治療,以免惡性循環,造成聽神經受損。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游泳圈般的肚子、骨盆不正、容易便秘、月經老是遲來、漏尿……。有這些煩惱的人,來試試看鍛鍊從底部支撐骨盆的”骨盆底肌肉”吧。 骨盆底肌肉對身體・維持健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深層肌肉。可是,很多人由於運動量不足或長時間坐著、生產等原因造成衰退。 所以,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屏東有ㄧ位七十八歲的陳先生,長期配戴傳統活動假牙感到不適,進食困難,決定進行全口植牙手術,在手術前二週卻突然昏倒送醫急救;醫院表示,該患者是因長期營養不良,造成電解質不平衡引起。牙醫師林博川表示,這個案例警惕國人應重視缺牙的問題,雖然配戴傳統活動假牙可改善無牙的問題,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剛出生的1900克嬰兒,近期每次哺乳時總是嘔吐,無法順利餵食,緊急送醫治療。苗栗大千綜合醫院外科主任馮啟彥表示,經檢查發現,這名新生兒有雙側疝氣,一哭鬧便會使腸子下滑到陰囊造成箝塞,立即進行手術治療,術後情況良好,已恢復健康返家照顧。馮啟彥透露,一般嬰幼兒發生雙側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