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血壓病友飲食未節制 美食恐成奪命毒藥!

高血壓病友飲食未節制 美食恐成奪命毒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體型肥胖的39歲科技新貴本來就有高血壓,工作忙、三餐不定又無法運動,只能吃藥控制,春天天氣時而忽冷忽熱,聚餐時薑母鴨、麻辣火鍋毫不忌口,日前突感胸悶,一量才知血壓飆到160毫米汞柱,幸好及時就醫,穩住病情。

美食及壓力使血壓飆高 高血壓族越來越年輕

新竹市南門醫院心臟科主任陳炳榮說,高血壓未妥善處理恐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或腎臟病等。收縮壓超過130毫米汞柱、舒服壓超過90毫米汞柱,是高血壓前期,排除睡眠、飲食與運動等因素後,收縮壓連續數周甚至數月都難低於14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壓,要坦然面對、積極治療。

陳炳榮醫師說,現代人都曉得飲食控制、遠離壓力、多運動,可以維持健康血壓,但工作、生活各種壓力接踵而至,血壓很難不飆高,尤其新竹地區科技業從業人員雲集,高張工作壓力更讓他們血壓很難正常。

他說,過去常見四十歲以上才有高血壓的問題,近年三十五歲上班族就得面對此一風險,現在門診遇到四十歲以下的高血壓患者,就比十年前多出一成。

複方降血壓藥、藥量減少 提高患者服藥意願

陳炳榮醫師指出,只要患者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多數人病情皆能控制,更能降低近四成中風機率、逾兩成心肌梗塞機率及五成心臟衰竭機率。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病情頑固,單一藥物經足量使用仍無法有效控制血壓,所幸已有複方藥物可以治療。陳炳榮說,一名七十多歲的高血壓病友同時患有心臟病、糖尿病與甲狀腺相關疾病,原本血壓就維持得不好,一次要吞十多顆藥丸更讓他排斥吃藥,病情控制得相當辛苦。

陳炳榮醫師說,改用複方降壓藥物後,不僅血壓更穩定,患者的藥丸量少了一半,更讓他願意吃藥,同時穩住了其他慢性病的病情。他指出,高血壓患者長期血壓處於高檔,若已排除是腎臟、腫瘤或賀爾蒙等因素後,可考慮以複方降壓藥治療,除了降壓效果更好,還能幫患者減少藥丸量、服藥次數,提高病人按時吃藥的意願。

務必定時量血壓、注意氣候變化、適當運動

另外陳炳榮醫師提醒,收縮壓長期處於140毫米汞柱以上,未積極治療,恐提高腦血管阻塞、腦出血、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與周邊血管病變等風險;此外,常有年長病患積極吃藥治療,吃到低血壓仍不自知,也要特別注意,除了服藥,患者也要定時量血壓。

天氣忽冷忽熱是慢性病患者最頭痛的問題。陳炳榮醫師提醒,冷熱交替時經常提高各種急重症發生率,高血壓患者更要注意,確知氣溫驟降時,就要做好保暖、量測血壓,避免心肌梗塞更嚴重疾病發生,日常可視體能狀況從事適合自己的運動,能更有效維持良好血壓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0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對於女性朋友們來說,私處是非常需要我們去進行細心的呵護的,因為很多的婦科疾病都是因為不注意私處的衛生而導致的,很多的女性會在小編之後就選用衛生紙擦拭的習慣,但是如果衛生紙選擇不擋的話,那麼這個時候疾病就會乘機而入。 1、裸露太久受細菌污染的衛生紙 女性的陰部本就是一個敏感又脆弱的部位,極容易受到細菌...

閱讀詳情 »

過去,頸椎病是40歲之後人的專利,但現在20~30歲的頸椎病患者到處都是,甚至還有得頸椎病的小學生!原因很簡單:伏案久了,壓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麼調理,所以頸椎病提前光臨了。   陽氣不足,人就會未老先衰,這是當今生活中多數人面臨的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 當長期保持同一姿勢伏案工作或學習...

閱讀詳情 »

全世界的婦女自然受孕能懷上4胞胎以上的概率大約是70萬分之一,雙龍鳳四胞胎更是舉世罕見。前兩天在榆林,一名28歲的產婦雷女士就產下雙龍鳳四胞胎。 今天(7月1日)中午,記者在榆林市兒童醫院新生兒中心見到了雙龍鳳四個寶寶,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分別為兩對龍鳳胎。最大的4斤,最小的3斤4兩。因早產一個多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