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減重手術忽略防沾黏 小心瘦罪

減重手術忽略防沾黏 小心瘦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長途貨車司機陳先生(化名)十年前接受胃繞道手術減重,人變瘦了,可是吃到較黏、較硬的食物,就會反胃嘔吐,食物下不去真痛苦,好幾次掛急診清空腸胃吊點滴。撐了七、八年之後,愈來愈嚴重,腸子好像打結似地,只好請當初執刀的醫師為他動手術剝離腸沾黏,開刀後以為從此就能「腸」治久安,沒想到,不到兩年,腸子又黏在一起了。

防沾黏做得好 腸治久安絕後患

陳先生這次求診義大醫院國際減重中心及一般外科主任蔡明憲醫師,蔡明憲醫師檢查發現,運將胃部的腸接口處過於狹窄,沾黏腸子也已經扭轉,才會吃不下反倒吐出來。別人減重是「享瘦」,這位運將卻是「瘦罪」。

蔡明憲醫師指出,腸沾黏會造成消化不良、嘔肚、胃脹、腹瀉、腹痛等症狀,沾黏嚴重時還會阻礙血液循環導致缺血、壞死,萬一脹破腸子則引發感染,沾黏也使得日後腹腔手術更加困難,後患無窮。只要是腹腔手術,就可能併發腸沾黏,包括減重手術在內。

不過,蔡明憲醫師強調, 術式與技巧也是決定因素。以內視鏡、機械手臂的微創方式執行,也有助於減少腸沾黏。此外,他在減重及微創消化道手術結束前,有需要時會請內科醫師用胃鏡檢查確定胃部縫合沒有滲漏、腸接口並無不妥,確保手術品質。

微創+防沾黏貼片 患者恢復迅速

通常腹腔手術後的第一週,是預防沾黏形成的黃金期,蔡明憲醫師說,如果手術當中在高風險位置的附近使用防沾黏醫材,就能有效減少傷口黏住腸子;目前市面上的防沾黏產品有貼片狀、膠狀與水狀,材質有玻尿酸與氧化纖維素兩種,其中貼片狀的防沾黏產品較膠狀、水狀不易移位。參考胃癌手術的報告,使用防沾黏貼片可將腸阻塞的風險降低四成,減少二次手術的困難度。

以陳先生為例,蔡明憲醫師為他做腸沾黏剝離手術時做了預防措施,重新調整腸接口。由於微創手術的傷口只有肚子上幾個小傷口,住院一週就回家休養,陳先生覺得身體很快恢復,嚷著要提前半個多月回去工作。

術後享瘦 有異常狀況應就醫

國內減重手術以縮胃手術佔三分之二最多,其次是胃繞道,前者是把胃容量從橄欖球大裁減成香蕉大,後者是把胃重建成大小胃,接上一段小腸,食物僅能進入乒乓球大的小胃。蔡明憲醫師提醒,術後胃口變小、消化吸收變差很正常,一旦發生沾黏,最好少量多餐、細嚼慢嚥,如果嘔吐、腹痛持續三到五天仍不改善,最好就醫進一步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0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時序入夏,不僅許多民眾熱到受不了,就連寵物也有中暑危機!尤其狗狗沒有汗腺,一旦中暑不能自我調節溫度,對健康的危害將比人類還大。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楊靜宇醫師表示,當吸熱的速度大於散熱時,便容易有中暑情形。而人類皮膚有汗腺幫助散熱、調節體溫,但狗狗就不一樣了!狗狗的散熱...

閱讀詳情 »

青菜小煎餅材料:青菜1顆雞蛋1個清水3大勺(1大勺=15ML)麵粉30克製作過程:1 將青菜清洗乾淨,切小塊,入攪拌機加上清水,攪拌成青菜糨糊;2 將雞蛋打入碗中,打成蛋液,將青菜漿倒入蛋液中繼續打勻,倒入麵粉朝一方向攪拌均勻;3 平底鍋燒熱,倒上一點油,轉小火,將青菜麵粉糊倒入鍋中,(可分幾次煎...

閱讀詳情 »

鄉土劇裡常見許多一生氣就中風的情節,不過研究卻發現,其實生氣的「情緒」並不會讓你中風,倒是看不慣世局、看不慣爛人猖狂的憤世嫉俗者,中風的機率是其他人兩倍以上。 這項刊登在「中風」(Stroke)雜誌的研究,尋找了 6700 位介於 45 至 84 歲的健康成人填寫問卷,詢問他們對於自己受到壓力的等...

閱讀詳情 »

飲食習慣不良者是腎臟病的好發族群,例如喜好重口味(高鹽、高鉀)、長期大魚大肉(高磷和高蛋白等肉食主義者),以及偏好油炸、燒烤類食物的人。反之,均衡攝取新鮮食物,或適度搭配中藥,也有食療的效果,能改善或預防慢性腎臟疾病。 玉米鬚飲 藥材:玉米鬚50克。 調味料:蜂蜜少許。&nbs...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