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血脂服藥後仍無法控制 檢查出是甲狀腺低下惹禍

高血脂服藥後仍無法控制 檢查出是甲狀腺低下惹禍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1名50多歲的高先生,初次至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乃誠門診就診時,手中拿著1疊厚厚的過去抽血的報告,上面更用心寫了各種筆記,甚至自己整理了過去醫師給他的用藥紀錄。在如此謹慎自律且持續用藥的狀況下,最後1次抽血報告膽固醇控制仍不理想,尤其在低密度膽固醇脂蛋白。


在醫師詢問下,發現高先生最近幾年便秘頻率增加、容易怕冷、易掉髮,甚至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下降影響到工作表現,腿部肌肉也變得易痠痛、無力。而家族史方面,並無早發性心臟病,也沒有其他家人有難控制的高血脂病史,反而有很多家人有甲狀腺病史。故檢查時,除了一般的抽血以外,額外幫高先生檢查出甲狀腺功能低下,也合併橋本氏甲狀腺炎。經由治療甲狀腺問題後,用的血脂藥物使用的劑量變低之外,目前也能把血脂控制得很好。


葉乃誠說明,甲狀腺位於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橫跨至氣管的兩旁,形似蝴蝶,又像是盾甲。甲狀腺為內分泌腺體,其分泌的荷爾蒙會影響全身的新陳代謝,「甲狀腺功能低下」即指甲狀腺無法製造足量的甲狀腺素供給身體所需,造成全身性的代謝下降,就像是1個電力低下的機器人,全身沒電、沒有活力、注意力不集中、耗能下降、體重繼而容易增加等。


高血脂服藥後仍無法控制 檢查出是甲狀腺低下惹禍

▲葉乃誠說明甲狀腺低下對身體代謝的影響。(圖/奇美醫學中心提供)


體重增加為大眾熟知的甲狀腺功能低下的表現,但其實甲狀腺功能低下的表現不只是外在的,全身代謝速率下降,在體內的表現也是明顯的,根據過去的醫學資料統計,新診斷高血脂的病人約有1.4%至13%的機率找到合併甲狀腺功能低下。除了高血脂以外,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內在表現還能造成心跳過緩,心包膜積水、高血壓不易控制、容易脂肪肝、高尿酸、泌乳激素濃度增高等。


葉乃誠提醒,甲狀腺功能低下,影響全身代謝,水腫、體重增加只是表象,某些身體內的代謝影響更為深遠,若慢性疾病狀況不易控制,有時轉診到內分泌科門診後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更多NOW健康報導
▸胃食道逆流不只引來火燒心 也可能伴隨耳鳴發生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86例本土病例,新北市120例最多外,苗栗縣確診56例超越台北市,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稍微趨緩但沒有很明顯,除排雙北以外,其他縣市漸漸提升病例數;另外,雖然指揮中心估算Rt值下降至1以下,但仍有24例死亡,重症多在6...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近期發生一起北投老舊公寓年邁雙親及兒子猝死,之後才被確診的事件,令人鼻酸,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表示,本土疫情爆發以來,長照中心停業,照顧者壓力沉重,政府應正視高負荷照顧者身心狀況,給予援助。 英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組織1項最新調查發現,因親友或公共服務協助中斷,約8成照顧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灣新冠肺炎疫情3級警戒從2周、4周延長到6周,原有的生活、工作、學習模式被迫改變,疫情尚未緩解,確診與死亡人數不斷地增加,除加強防疫也要預防可能衍生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根據美國凱薩家庭基金會2021年3月發布的調查發現,美國成人因新冠病毒引發的擔憂和壓力而對其心理健...

閱讀詳情 »

2021.06.11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6月11日為止,已經有385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