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雄AI智慧醫療啟動! 高醫導入6項目診療、照護更全面

高雄AI智慧醫療啟動! 高醫導入6項目診療 照護更全面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由高雄市政府輔導籌組的「高雄聯合學習智慧醫療聯盟」,正式進駐高雄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主導6項AI主題,同時配合其他三家醫院的18項AI主題,進行聯邦式學習驗證與遷移學習,使其可整合至作業流程內,並在醫療場域中實際應用。

高醫創新「智慧醫院」 帶動醫療與AI臨床應用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指出,高醫以智慧門診整合流程、智慧急診緊急救護、智慧住院全人照護、智能急重症連續照護、疾病預測早期示警、智能長照與健康社區等六大方向進行人工智慧導入,讓原本需要花大量人力處理的流程進行再造,同時整合物聯網,透過收集的病患生理數據,預後病患可能會發生的疾病風險或用藥改善。

牙科、急診受惠 及時協助診療判斷

其中,「智慧門診整合流程」將人工智慧結合至牙科診間,利用牙科X光開發人工智能模型識別人工牙根植體系統,可協助病患找出當初製造牙根植體的廠商,以做出最合適的診療判斷;「智慧急診緊急救護」則透過人工智慧的協助,來減輕救護員於救護現場須即時登打病人數據之負擔,並適時提供語音提示。

此外,「智慧住院全人照護」是建置個人化健康照護輔助系統,可提供住院病人查詢用藥、檢查、檢驗結果,並串聯每日排程提醒與衛教,護理人員可導入「臨床護理照護工作智慧輔助系統」,讓系統猶如小秘書在護理人員身邊及時提醒,同步增加跨部門溝通協調,更有效提升護理工作效率,進而提升病人安全。

AI落實「精準醫療」 提升疾病治癒可能性

「智能急重症連續照護」則運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分析,可找出更多病患病情變化的蛛絲馬跡,運用系統分別對腦中風病人的前、中、後期做不同的預測與分析,讓人工智慧提供臨床醫師更多資訊,以達到精準醫療的判斷。

「疾病預測早期示警」導入3D全體積自動乳房掃描自動標記、學習和診斷系統、以人工智慧分析糖尿病人眼底攝影影像預測腎病變的發生等,讓民眾在罹病初期就能馬上獲得治療,提升疾病治癒的可能性。

針對個人化建議 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至於「智能長照與健康社區」運用「建構現代化全人照護傷口照護中心」技術,可針對慢性病人持續追蹤傷口的變化,並由人工智慧提供有關傷口的相關資訊與就醫建議;透過「智慧透析病人的個人化低血壓預測」,可降低洗腎病人在透析時發生低血壓導致身體不適之機率、心血管事件、廔管阻塞率及死亡率,同時改善透析患者之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全國首創!工研院攜手護理之家 建構AI照顧系統

【2021醫療科技展】長庚推四大專區 迎接AI智慧醫療時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5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2/15)新增5例本土病例、一名死亡個案及40例境外移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該死亡個案為80多歲之本國籍女性,分別於去年6月及9月接種AZ疫苗,本身有糖尿病及慢性腎衰竭的病史,需長期洗腎。於1月19日確診進行隔離治療,在原定要解除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農曆正月十五是傳統的民間節日─元宵節。國人常以吃湯圓應景,而市售湯圓除了熱量高之外,多半含有高油、高糖的內餡,民眾應酌量食用,無論作為正餐還是湯品,建議應以少油、低熱量湯底外加高纖食材搭配,或是在選購前注意湯圓產品外包裝營養資訊。聰明選購顧衛生 確保用餐安全臺北市聯合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身為工廠老闆的張先生身體十分健壯,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但某天他卻開始高燒與咳痰,到診所就醫後也沒有改善,每天反覆發燒1~2次,甚至合併出現倦怠及呼吸時胸痛的症狀。後來轉介至醫院胸腔科接受X光檢查後,才發現張先生右胸早有肋膜積水情形,醫師利用積液引流術後導出有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本土疫情趨緩,台北市長柯文哲以「社區是乾淨的」為由,宣布北市「微解封」,國高中生跨縣市校外教學與畢業旅行都可照常執行。同時北市內的社教場館,包含兒童新樂園、天文館等,皆取消容留人數。 不再1人停課全校停課 該班停課就好 其中多項與教育政策相關。早先台北市針對校園的防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