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齡拼試管! 47歲自然順產,喜獲麟兒

高齡拼試管! 47歲自然順產,喜獲麟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 】40歲晚婚的莊小姐一路尋求名醫,試管經歷不斷失敗,甚至一口氣植入4胚胎還是失敗,面對自己不孕症體質,在經歷多次中西調理後,終於在46歲試管懷孕,47歲順利自然生產,平安抱得3500克麟兒,線上記者會時,她神情感動的說,「永遠不會忘記,大大的眼睛看著我的感動瞬間。」生育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歷經求子4年,終於成為新手媽媽!

優質胚胎 一次植入策略   

高齡懷孕有很高的妊娠風險,包括糖尿病、高血壓等,甚至大出血等問題讓很多人相當恐懼。知名生殖醫學中心陳菁徽醫師指出,40多歲的活產只有10-20%,對此族群來說,試管嬰兒較辛苦,其受挫的機率較大。如前述的莊小姐,在43歲開始進行試管,嘗試多次,甚至一口氣植入4胚胎,不論是運動、飲食、中醫條件,透過自身努力、找出健康,希望提高成功的機率。

至於如何找出優質胚胎植入,正常的染色體胚胎得來不易,一般遇到高齡試管的媽媽,希望事前盡量做好最萬全的檢查,PGT-A(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ERA(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等,然而找到最優質的胚胎、選擇最佳的植入時機,才能避免失敗,讓有機會一次就抱健康寶寶回家。

每月月經剝落 植入前調養子宮內膜

知名生殖醫學中心院長陳玉娟醫師表示,每次月經來臨都是一次子宮內膜的剝落,在反覆的剝落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的不完全,需先照顧好子宮內膜,清理發炎組織、瘀血等問題,重新再生內膜,延長內膜厚度。醫師比喻,調整過程好比鬆土後,再施肥料,放入種子,幫助媽媽打造更優質的環境。

根據87年至108年,20年來的人工生殖技術數據,取卵次數4萬,活產數只有1萬多個,除去雙胞胎僅有8千多個,也就是說,人工生殖只得到8千多個孩子。陳玉娟醫師提到,隨著年齡越高卵子品質下降,或者是環境問題,男性精蟲品質下降,在試管過程不容易取得較好的胚胎。現在也可以透過中醫在前面養卵,取到優質的卵,養精或調養內膜,幫助想求子患者得到健康的寶寶。

不同生產方式 尊重每位不同媽咪

年齡對於孕婦來說相當辛苦的事情,年齡越大但是風險相對較高,相對不易懷孕,但隨著生殖策略、中醫管道,增加取到優質卵的機會增加。知名生殖醫學中心院長林思宏醫師提到,高齡孕婦常見染色體異常風險高、本身疾病需密切追蹤、心理因素問題是高齡孕婦常見的三大問題。醫師強調,年齡不是最大的問題,心理因素才是、自覺自己有問題很多,

不過,林思宏醫師,高齡懷孕不等於高危險妊娠,年齡與身體年齡是不同。提醒媽媽,讓子宮動脈血流較好,給予小孩養分供給較佳,現在都有子癲前症等篩檢,了解情況,搭配孕期的調養、輔助中醫師針灸、都可以讓懷孕過程及生產較為順利,讓優雅生產不再是夢!

【延伸閱讀】

晚婚、不生增卵巢癌風險 基因檢測提高存活率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不卡關 生物相似藥降患者負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0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4歲的陳先生,罹患乾癬長達27年,他曾尋遍多家皮膚科,試過塗抹辣椒偏方,痛到苦不堪言,仍不見成效;最後,他回到醫院求診,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經過注射一劑,15天內病況大幅改善,持續治療、改善作息,至今乾癬未再復發。乾癬用偏方 花錢又受罪從事木工裝潢的陳先生回憶,乾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根據衛福部所公布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癌症已連續35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但癌症治療後該怎麼吃?常常令癌友及家屬相當困擾。營養師建議,癌症病人於治療結束後,即恢復均衡飲食,以選擇天然食物為主,且配合規律運動,以免進食過多,造成體重過重,才能常保身體健康。癌友聰明吃&nb...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多活動、助控糖!全台約有百萬名女性罹患糖尿病,更是連續6年高居女性十大死因第3位,約有近5000名女性死於糖尿病。國健署呼籲,糖友透過身體活動將糖化血色素控制7以下,能夠有效減低糖尿病合併症發生、降低死亡率。全球2億名女性罹患糖尿病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世界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今天是神經內分泌腫瘤日,癌症希望基金會攜手藝術家眼球先生,首創獨一無二「斑馬藝陣」,以創新的醫療衛教方式,將癌症宣導藝術化、趣味化、生活化。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指出,斑馬紋絲帶為防治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徽章標誌,以「斑馬非馬」暗喻,提醒民眾認識10大警訊。神經內分泌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