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高齡社會「老顧老」亮警訊! 研究:照顧失智症另一半易陷憂鬱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人平均壽命增長,「老顧老」的情況已經變成常態,董氏基金會就提醒,根據2020年8月發表於《應用老年學期刊》的研究指出,與沒有失智者配偶的老人相比,照料著剛被診斷阿茲海默症或相關失智症患者的老年照顧者,較容易出現持續性憂鬱症狀,必須提高警覺。

近年國內屢傳長照悲歌,不少照顧者因不堪照顧及經濟壓力,導致身心俱疲而選擇極端做法。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強調,照顧者也需提供適當的關懷與協助。

由密西根大學學者進行的這項研究,便針對1萬6650名老人數據進行分析;研究者長期地觀察憂鬱症狀的發展以及所報告的憂鬱症狀數目。結果發現,伴侶未罹患失智症的老人其產生的憂鬱症狀數目平均為1.2;伴侶在最近2年內被診斷有失智症者其憂鬱症狀增加了0.31(27%);伴侶被診斷出失智症已超過2年以上者其憂鬱症狀則增加了0.38(33%)。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賴德仁說,以往照顧者多以女性為主,像是媳婦、太太或女兒,慢慢地男性也增多,其中老老照顧面臨的挑戰比一般年輕人壓力還大,照顧者本身身體狀況、認知功能下降、對社會資源不瞭解等,照顧患者對照顧者而言是一場長期抗戰,伴隨著遇到的挑戰,在生理上會出現疲倦、睡眠不足或失眠,情緒上也會有焦慮、挫折、無力、罪惡感等,也因接下照顧擔子後逐漸與社會隔離,與朋友相處或休閒時間減少,情緒更難以抒發。

賴德仁建議,照顧者可以透過網路或政府相關單位的資訊,增加對疾病的瞭解認識;或參加一些家屬的支持團體,從中學習他人經驗、表達困擾,彼此獲得支持與同理。當發現開始失眠、對患者生氣、容易感到不耐煩情緒逐漸失控,甚至產生想傷害患者的想法時,務必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

葉雅馨強調,國內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調查指出,平均一位家庭照顧者的照顧時間長達9.9年,每日工作時數高達13.6小時,所以慢性疾病患者的照顧者,肯定要有長期照顧的預備心理及打算,做好家庭人力、經濟上的安排,親友鄰居的喘息替代等,同時應牢記自身的健康和被照顧者是同等重要的,特別是照顧失智症伴侶者。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版「疫苗護照」由健保快易通APP擔綱! 打過疫苗沒手機一查即知

台灣最新兒童5大癌症排行 男女孩都怕白血病!占新發個案3成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吃麻辣鍋、咳嗽、便祕會早產?這些意想不到的狀況,恐讓寶寶提前來報到! 文/游資芸 採訪諮詢/三軍總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林啓康 早產的發生常找不到原因,不免使孕媽咪在懷孕過程中膽戰心驚,尤其有些意外造成的早產,更是孕媽咪想都沒想過的狀況,如:吃了刺激性食物、嚴重咳嗽、便祕時用力解便、泌尿道感染、受到撞擊...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人吃掉最多的「健保藥」是哪一種?答案是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的保栓通類藥物。健保署今(12)日公布去年申報健保費用最多的前10大藥物,以保栓通類藥物一年用掉超過25億元最多;單一藥物使用人數最多的則是用於高血壓、心絞痛的脈優類藥物,...

閱讀詳情 »

▲疫苗「3針」不漏,小一新生入學健康防護才夠。(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距離開學日不到1個月了,家有小一新鮮人的家長可得留意3針不漏!台北市衛生局今(12)日提醒,台北市即將進入國小一年級的2萬多名新生當中,目前麻疹三合一疫苗(第二劑)、日本腦炎及小兒麻痺四合...

閱讀詳情 »

▲疾管署防疫人員執行孳生源查核。(資料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登革熱威脅,台北也有!台北市衛生局今(12)日指出,今年以來,台北市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數已累計42例,較近3年同期平均值32例高,而境外移入病例可能引發本土登革熱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衛生局近期發現部分民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